健康養身★人工耳蝸 讓聽障寶也可正常「聽說」

人工耳蝸 讓聽障寶也可正常「聽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爸爸媽媽知道嗎,先天聽障寶寶其實是可正常長大的。電子耳手術專家陳光超醫師說,若是在寶寶一歲前手術裝入人工電子耳,寶寶長大後聽力與表達能力幾乎與一般孩子相同。但是動輒百萬的手術費用並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得起,因此,亞東醫院與明倫基金會每年補助12位6歲以下、辛苦家庭的聽障兒童接受手術;低收入戶的聽障兒可免費裝置電子耳,合於補助條件的病童,也能享有50-80萬元不等的補助金額。

亞東醫院人工耳蝸陳光超醫師表示,一出生就聽不見的孩子,我們稱為「語前聾」,若能夠越早接受手術,術後效果越好,兩歲前開刀,聽障小朋友可以跟普通的小朋友「聽」的一樣好;一歲前(最佳時機是孩子10個月大左右)就開刀的話,不僅可以跟普通的小朋友聽的一樣好之外,還可以跟他們「說」的一樣好。

陳光超醫師指出,台灣目前一年約有130人需要人工耳蝸,其中100例為新生兒。國外接受人工耳蝸手術的70%是成人,台灣則有90%為六歲以下兒童,顯見國人比較願意投資醫療在孩子的身上。臨床上,有聽力問題者常抱怨助聽器沒有效果,原因多是助聽器沒有配好,另一個原因就是病人的聽力損失嚴重,助聽器的輔助效用不大。這時,人工耳蝸可以讓這些有重度或者極重度聽力損失的病人,再度聽到聲音。

人工耳蝸到底是什麼?陳光超醫師說明,人工耳蝸是助聽器的一種,差別在於人工耳蝸需要藉由手術,把電極放到耳朵裡面去。傳統的助聽器無法將高頻的聲音補償到讓人聽得清楚,造成使用者抱怨助聽器只能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清楚。只有人工耳蝸可以讓重度聽障的人,在高頻區域也能夠聽得清楚。

人工耳蝸從六個月大的小嬰兒到百歲人瑞都可以安裝,只要身體的健康情形適合全身麻醉就可以做,甚至內耳有畸形的人,只要他們有聽神經及部分耳蝸的發育即可接受手術。陳光超醫師叮嚀,為了及早發現聽障兒童,所以新生兒都需要接受聽力篩檢,才能及早處理聽障問題,讓他們能夠像普通的孩子一樣的正常學習。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8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年約30多歲女性參加知名樂團演唱會,回家後持續耳鳴兩、三天,就醫發現,不只耳鳴,連聽覺都受到損害。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力博宏提醒,民眾參加演唱會或平時聽音樂時,若想保護聽力,建議第一,不要太靠近喇叭。第二,音量若為110分貝,暴露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音量越大,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年約55歲女性3年前接受開眼頭手術,之後一天到晚「淚汪汪」,一天拭淚20幾次,後來到三軍總醫院接受詳細檢查,醫師發現,她兩眼的鼻淚管都被截斷,眼淚無法進入鼻腔排出,所以產生過度流淚症狀。 正常情況下,眼球外上側淚腺分泌淚水後,淚水會均勻分布於眼球表面,多餘淚水則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腎臟病的發生率與洗腎人數都是世界第一,根據健保署統計,洗腎人口已超過8萬人,健保費有450億元是花在洗腎。腎臟科醫師提醒,對於洗腎病人而言,最要注意的就是低血壓併發症,除了要注意水份攝取之外,在飲食上尤其要控制鉀與鏻,才能有效控制病況。 兩次洗腎間體重不要增加超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針灸療法傳承至今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利用一根小小的針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中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說明,針灸是一種物理治療,包含針和灸兩大部分,針刺治療的原理是將針刺到人體特定部位,透過神經或內分泌系統的傳導來改變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