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工耳蝸 讓聽障寶也可正常「聽說」

人工耳蝸 讓聽障寶也可正常「聽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爸爸媽媽知道嗎,先天聽障寶寶其實是可正常長大的。電子耳手術專家陳光超醫師說,若是在寶寶一歲前手術裝入人工電子耳,寶寶長大後聽力與表達能力幾乎與一般孩子相同。但是動輒百萬的手術費用並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得起,因此,亞東醫院與明倫基金會每年補助12位6歲以下、辛苦家庭的聽障兒童接受手術;低收入戶的聽障兒可免費裝置電子耳,合於補助條件的病童,也能享有50-80萬元不等的補助金額。

亞東醫院人工耳蝸陳光超醫師表示,一出生就聽不見的孩子,我們稱為「語前聾」,若能夠越早接受手術,術後效果越好,兩歲前開刀,聽障小朋友可以跟普通的小朋友「聽」的一樣好;一歲前(最佳時機是孩子10個月大左右)就開刀的話,不僅可以跟普通的小朋友聽的一樣好之外,還可以跟他們「說」的一樣好。

陳光超醫師指出,台灣目前一年約有130人需要人工耳蝸,其中100例為新生兒。國外接受人工耳蝸手術的70%是成人,台灣則有90%為六歲以下兒童,顯見國人比較願意投資醫療在孩子的身上。臨床上,有聽力問題者常抱怨助聽器沒有效果,原因多是助聽器沒有配好,另一個原因就是病人的聽力損失嚴重,助聽器的輔助效用不大。這時,人工耳蝸可以讓這些有重度或者極重度聽力損失的病人,再度聽到聲音。

人工耳蝸到底是什麼?陳光超醫師說明,人工耳蝸是助聽器的一種,差別在於人工耳蝸需要藉由手術,把電極放到耳朵裡面去。傳統的助聽器無法將高頻的聲音補償到讓人聽得清楚,造成使用者抱怨助聽器只能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清楚。只有人工耳蝸可以讓重度聽障的人,在高頻區域也能夠聽得清楚。

人工耳蝸從六個月大的小嬰兒到百歲人瑞都可以安裝,只要身體的健康情形適合全身麻醉就可以做,甚至內耳有畸形的人,只要他們有聽神經及部分耳蝸的發育即可接受手術。陳光超醫師叮嚀,為了及早發現聽障兒童,所以新生兒都需要接受聽力篩檢,才能及早處理聽障問題,讓他們能夠像普通的孩子一樣的正常學習。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8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調查,國人齲齒率從2歲的31.1%,到5歲孩童已經攀升到79.3%,且衛生福利部統計12歲孩童恆牙齲齒指數為2.5顆,也就是每口32顆恆牙中有2.5顆蛀牙,為了解決兒童齲齒率問題,衛生福利部和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號召全台牙醫院,共同響應兒童口腔健康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芷昀報導) 3月28日於內湖發生的女童命案震驚社會,衛生福利部表示為了避免社會不安情緒蔓延,呼籲民眾勿轉載相關圖片、事發經過以及影片。同時也應多關心身邊的親友,並提高自我保衛意識。 衛福部提供相關輔導機制 台北市內湖發生4歲女童遭王姓兇嫌殺害的不幸事件,尤其被害家屬目睹命案,悲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清明節掃墓祭祖,國人習俗吃潤餅,可別看一捲小小的,其實熱量等於一碗飯!營養師表示,潤餅若再加上糖粉、花生粉,熱量可能飆破500大卡,相當於兩碗飯,要走路3小時才能消耗。 1捲潤餅熱量等於1碗飯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姚茶瓊指出,潤餅看似輕食,但坊間潤餅餡料豐富,有高麗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芷昀報導) 家住屏東的80歲楊奶奶曾生過2個小孩,這十年來受頻尿及解尿不乾淨所苦,甚至還在陰道摸到突出物,後來因下墜感加劇,前往就醫並被診斷為子宮脫垂,原本的醫生建議摘除子宮,但奶奶希望保留,最後決定北上就醫,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洪煥程建議使用「骶棘子宮網膜固定術」,最後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