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有大腸腺瘤嗎? 小心恐進展至大腸癌

你有大腸腺瘤嗎? 小心恐進展至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有吸菸習慣的45歲男性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但並未服藥控制,平時也少運動,愛吃牛肉及香腸等食物。排便情況正常,並無腹部不適、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因公司安排健康檢查,大腸鏡檢查發現3顆大腸息肉,其中1顆的大小大於1公分。經安排大腸鏡切除息肉,病理報告證實均為腺瘤,所幸尚未進展至大腸癌。

高三酸甘油酯症為最顯著的影響因素

根據成大醫院研究發現,在接受健康檢查的無症狀個案中,代謝症候群是不分年齡層發生大腸腺瘤的重要危險因子,其中以高三酸甘油酯症為最顯著的影響因素。

大腸癌高居癌症發生率第1位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陳柏潤醫師表示,大腸癌在台灣發生率更是年年上升,已高居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這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愛吃燒烤、紅肉及加工肉品,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因。

50~74歲每2年免費篩檢

大腸癌的癌症形成過程大都是經由「腺瘤-癌序列」,以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及切除腺瘤,已被證實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做1次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則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有約1/3個案發現息肉,而有約3%個案發現有大腸癌。

篩檢評分系統找出高風險族群

除了糞便潛血陽性者,還有一些無症狀的高風險族群需要特別注意。由跨國專家組成的亞太大腸癌研究小組, 在2011年提出了亞太大腸直腸篩檢評分系統,經多次臨床研究驗證,可找出大腸癌及進階型腺瘤的高風險族群。

4個危險因子患大腸癌機率高

陳柏潤醫師說,此評分系統包括:年齡大於50歲、男性、目前或過去曾吸菸,以及一等親有大腸直腸癌者,每項會獲得1~3分不等的分數,加總為0~7分。並依總分區別為3個風險族群,若為高風險族群(總分為4~7分),相對於低風險族群(0~1分)者,發生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的風險為4.3倍。結合此評分系統,有研究發現若再加上肥胖,高風險族群發生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的機會更上升至11.5倍。

具有1個以上危險因子向醫師諮詢

陳柏潤醫師表示,具有上述1個以上危險因子的民眾,建議向胃腸科醫師諮詢,評估是否應接受大腸鏡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有心衰竭症狀的阿嬤,前陣子因急性呼吸衰竭住院一個多月,且出院診斷寫著重度主動脈狹窄,原本應該要開刀的她,礙於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加上沒有錢也沒有車,無法赴數十公里外的醫院接受開心大手術;高醫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昶任,勇赴大武鄉駐診緊急支援。陳昶任表示,比起在高醫擁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吃糖會變胖,而且糖分食用過量,還會危害身體健康。不過,科學家卻發現一種吃了能抑制肥胖、降低血糖的糖L997(L-Arabinose),被美國FDA核可,列入抗肥胖劑的營養補充以及非處方藥。   這種L997糖分又名為L-阿拉伯糖,是利用玉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防疫衝擊,處於第一線兒少照顧的安置機構十分憂心!全國第一個完全由兒少機構實務工作者組成的「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簡稱兒少安置聯盟)日前成立。聯盟表示,目前各縣市政府的防疫措施作法不一,相較於一般家庭,兒少安置機構屬於團體照顧生活,有其特殊性,高風險性,呼籲衛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