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BMI值是多少? 不到二成民眾會算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知道你的BMI值是多少嗎?會不會計算?根據國健局調查,竟然不到二成民眾會算BMI;由於有研究顯示,BMI數值過高的人,罹患疾病的風險與死亡率,要比BMI正常的人要高,值得大家注意!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BMI是以身高與體重計算出來,且為簡易又省錢的體位判定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即建議以BMI來界定體重過輕、健康體重、體重過重或是肥胖。

然而,根據國健局於101年12月至102年2月所進行的「健康體重管理計畫」調查結果顯示,在以電話訪問的2萬2920民眾中,僅有17.6%知道如何正確計算BMI,而有13.4%雖說知道會算,但方法卻錯誤,且有高達47.6%不知道如何算,也有21.2%不確定如何算。

國健局指出,BMI的計算方式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18歲以上成人體位依BMI分為:過輕(BMI<18.5)、健康體重(18.5≦BMI<24)、過重(24≦BMI<27)及肥胖(BMI≧27);舉例來說,一位25歲成年人,體重68公斤,身高170公分(1.7公尺),計算出BMI=23.53,屬於健康體重。

國健局強調,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數值過高,罹患疾病的風險與死亡率,要比健康體重的人來得高;知道如何正確計算BMI,就可以簡易地評估自己的體位,維持在健康的體位,就能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04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劇集播出後,促使國人探討許多議題,包含應思聰所患的「思覺失調症」,由於他不認為自己有病,不願意繼續吃藥接受治療,導致最後疾病復發,出現無止盡的妄想跟幻聽。亞東醫院精神科陳秉彥專任主治醫師表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主因,有可能是基因遺傳、環境、神經傳導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還不到50歲的黃小姐,參加公司提供的健康檢查時,選擇加做四癌篩檢的乳房攝影檢查,報告顯示左側乳房有細小多型性鈣化,進一步接受切片檢查後發現為原位癌,進行外科手術後,目前在門診規律追蹤。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黃薰瑩醫師表示,若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將可以大幅地改善日後疾病惡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2歲的張姓婦人,跌倒時用右手撐地,導致右手腕整個腫脹變形,到急診室救治,經X光檢查後確診為「右手腕遠端橈骨骨折」,因婦人很擔心手術後會影響工作及生活,豐原醫院醫師羅達富告知可採用微創手術治療,術後隔天要提筆寫字都行,讓病患安心接受手術,目前手腕功能已恢復正常。骨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就染上菸癮,抽菸超過40年,每天至少一包菸,長時間處於菸霧繚繞中,常常邊抽邊咳嗽都不以為意,平時在戶外走路或在家中上下樓梯時還會喘,卻認為是缺乏運動所致;直至最近一次連續假期與家人出遊登山時,陳先生才走幾階就嚴重喘個不停,最後更因呼吸不順昏倒送醫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