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便秘、肥胖族要小心!避免得「痔瘡」,你可以這樣做~#久坐的上班族更要注意!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便秘 肥胖族要小心!避免得「痔瘡」,你可以這樣做~#久坐的上班族更要注意!

一群人上了計程車,這時一名男子卻面有難色,當要坐下來時,呈現非常痛苦的表情,車門關上,他竟然雙手撐著兩邊側門,直接在車內「半蹲」,表情顯得尷尬有難言之隱。

生動的廣告畫面,為的可不只搏君一笑,而是提醒大家應該要正視痔瘡的問題。

 

分為4個階段

痔瘡是肛門內側的靜脈叢充血,有時會合併血栓或輕度的感染,以肛門的齒狀線為分界,在齒狀線之上稱為內痔,之下的為外痔。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依據病情的嚴重度,痔瘡又可以分為4級:

1.第一級:痔瘡生長於肛門內,有便後出血的症狀,出血量視嚴重度而定,可以先用藥物或內痔結紮法做治療。

2.第二級:常發生於解便時,痔瘡會掉出來再自行縮回,治療方式如第一級。

3.第三級:排便會痔瘡脫出,需要用手推回去,有時候只要一疲勞就會發生。

4.第四級:痔瘡時常跑出肛門外,不再受排便影響,需以環狀切除手術治療。

 

便秘、肥胖族要小心

便秘 肥胖族要小心!避免得「痔瘡」,你可以這樣做~#久坐的上班族更要注意!

糠榮誠醫師提醒,針對長時間便秘者,由於時常需要用力解便,使靜脈叢更容易出血,進而誘發痔瘡;此外,習慣忍便、經常腹瀉、懷孕婦女、肥胖者、需要久坐或久站的職業,都有機會罹患痔瘡,而年長者因為腸胃蠕動的機能變差,促使肛門結締組織鬆弛,也易產生痔瘡。

若已有痔瘡問題,注意保持肛門口的清潔與乾燥,不要任意用手指搔癢,以免造成感染。飲食方面,則以高纖維的飲食為主,以刺激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記得每天攝取充足的水分,約1500CC至2000CC。

 

固定排便,避免刺激性食物

便秘 肥胖族要小心!避免得「痔瘡」,你可以這樣做~#久坐的上班族更要注意!

除了多吃蔬菜水果之外,不論是否罹患痔瘡,平常也要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麻辣鍋、可樂、酒類、咖啡等;並維持規律的運動、保持標準的體重、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時間,避免因便秘而過度施力。

糠榮誠醫師說,如果是需要久坐的上班族,每隔一小時就起身動一動、走一走,時時變換一下姿勢,以減緩對肛門的壓力。

 

【延伸閱讀】

這樣吃,有效預防大腸癌

吃燒烤,不得癌症的5個方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不想又累又變醜,每日3蔬2果最好不能少。(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是覺得自己又累、又變醜?最好先問問自己是不是犯了這些錯誤。董氏基金會進行「身體快樂指數調查」就發現,以20到39歲女性身體快樂指數表現最差,不及格者超過一半;尤其那一些自認又累又變醜的女性常...

閱讀詳情 »

網路傳言說「沒蛀牙,就容易有牙周病」,真的是這樣嗎?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以臨床觀察上來看的確有這樣的趨勢,但目前尚未有確切的科學證據可以支持這種說法,這說法仍有爭議!黃斌洋醫師提醒,無論是蛀牙或是牙周病都是細菌所引起,只要每日認真潔牙、定期回診檢查,就能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率。  網路傳言指出...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即使是需要特殊護理的早產兒,也是可以給予母乳餵養的。母乳充滿了抗感染成分,是嬰兒、更是早產兒的理想食品。無論寶寶是直接吸吮母乳,還是透過管子、杯子或奶瓶餵奶,都是可以吸收到所需要的所有營養。 然而,哺餵母乳對媽媽而言絕對是身心上的一大挑戰,若哺餵的是早產兒,壓力更是不言...

閱讀詳情 »

▲床墊長黴菌,竟差點讓人「濕」去健康。(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40多歲男子,一次健檢發現指數異常疑似罹癌,但轉介至醫學中心進一步檢查均正常,不料,一年後再度健檢時,癌症指數再度偏高,這次經正子影像檢查證實,胸部肺葉有一處將近3公分大小的陰影,手術打開胸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