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保鮮膜不等於保鮮!使用不當的下場實在太恐怖!千萬要注意

 

保鮮膜不等於保鮮!使用不當的下場實在太恐怖!千萬要注意

 

為了增加其黏性、透明度和彈性,聚氯乙烯保鮮膜中增加了一定量的增塑劑,而增塑劑含有一種化合藥劑,它對人體內分泌系統有很大破壞作用,會擾亂人體的激素代謝。經過長時間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並且在加熱時,會加速增塑劑中化合藥劑釋放到食物中,食用後會引起婦女患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精蟲數降低,甚至精神疾病等。目前,增塑劑在歐洲已被限制使用,在韓國被明令禁止使用。

並非所有事物都可以用保鮮膜

蘋果、梨、油菜、韭黃等水分較大的蔬果適合用保鮮膜。這些蔬果使用保鮮膜,不但能夠長時間保鮮,還會增加其中的某些營養素。在該項研究中,美國科學家發現100克裹上保鮮膜的韭黃,24小時後其維生素C含量比不裹時要多1.33毫克,油菜、萵苣葉多1.92毫克。

但蘿蔔、黃瓜、豆角的實驗結果卻完全相反。100克裹上保鮮膜的蘿蔔存放一天后,其維生素C含量減少了3.4毫克,豆角減少3.8毫克,黃瓜存放一天一夜後,其維生素C的損失量相當於5個蘋果。

保鮮膜的使用注意事項:

(1)剛烹飪出來的熱菜勿蓋保鮮膜,當菜熱的時候即加蓋保鮮膜,不僅不能保持蔬菜中的維生素C,反而會增加其損失。所以,必須等蔬菜完全冷卻以後,再蓋保鮮膜,才能起到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

(2)將加蓋保鮮膜和不加蓋膜烹飪後放涼的蔬菜在冰箱中放置6h後進行比較,發現加蓋保鮮膜的蔬菜確實起到了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如100g不蓋保鮮膜的西紅柿,其維生素C的含量為19mg,而加蓋膜的為22mg;100mg冬瓜含維生素C分別為25mg和30mg;白蘿蔔則分別為25mg和27mg。因此在烹飪後蔬菜上加蓋保鮮膜,可以保持其營養價值,但是要在菜涼透後加蓋保鮮膜。

(3)但是如果烹飪後的熟菜在冰箱中放置超過一天,保鮮要因“菜”而異。當把蓋有食物保鮮膜延長到24h,其結果與6h的又有所不同,它對維生素 C的保護作用不能一概而論。譬如,100mg加蓋保鮮膜的韭黃,其維生素C含量比不加蓋的要多1.33mg,萵苣葉多1.92mg,這些結果同6h的結果相似。但有些蔬菜卻大相徑庭,如100g刀豆蓋膜貯存24h後,維生素C反而減少1.5mg,蘿蔔減少3.4mg,黃瓜竟減少了3.8mg。所以保鮮膜不是萬能膜,要根據被包裹食品的特性合理使用。

(4)在微波爐裡使用保鮮膜時盡量避免食物和薄膜的接觸,尤其是油性較大的食品。加熱食物時覆蓋器皿的保鮮膜應該扎上幾個小孔,以免爆破。使用時還應該注意保鮮膜加熱時所能承受的溫度,嚴格按照品牌上面標註的溫度加熱或者選擇耐熱更好的保鮮膜。即使聚乙烯(PE)保鮮膜,雖然標有“可微波加熱使用或可高溫使用”時,也要慎用,因為到目前為止,尚無權威試驗數據表明在此條件下聚乙烯保鮮膜是安全的。

(5)對於饅頭、點心這樣的食物,用保鮮膜顯然很不方便,相比來看,保鮮袋比較厚,透氣性不是很好,相對適合一些,但使用時盡量不要把口封的太死。熟食、熱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別是肉類,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可選擇安全材質的保鮮袋等,保鮮盒的作用主要是密封,可以有效地將生熟食品隔離儲存,使冰箱空間利用率加大。總之,只有科學合理使用保鮮膜等保鮮用製品才能即“保鮮”又“保險”。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了年紀,銀髮族最怕營養不均衡,害得肌少症、衰弱症通通找上門了,專家建議,除了三餐均衡攝食之外,年長者更要記得「每天早晚1杯奶、3餐優蛋白」口訣,以達到足夠且均衡的蛋白質攝取量,有助改善身體衰弱或肌無力的現象。 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

閱讀詳情 »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時多少都會感到經痛或不適。其實,生理期的不舒適也是身體的小小警訊,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建議可從飲食、運動、作息慢慢調整,讓身體恢復平衡狀態,就能改善經痛問題!  生理期間的種種不適很容易讓人覺得煩躁不已,陳至奐醫師提醒,其實透過食補、運動、保暖等方式就可以幫助身體調理經期狀況,經期順了...

閱讀詳情 »

▲(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深山發生意外,多虧台灣醫師即刻救援!一名72歲的老農,住在大埔茄苳村東南部深山,日前獨自在香蕉園工作時,突然被一頭剛掙脫陷阱、受傷發狂的60公斤母山豬攻擊,造成全身多處撕裂傷,浴血奮戰整整約20分鐘才脫困,自行開小貨車就醫,還好有駐守大埔醫...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少人都有經驗,發現口腔或是嘴唇上出現了一顆小腫塊,像是水泡狀一樣,摸起來不痛不癢,但說話或是吞嚥時常有影響,甚至影響外觀,其實這個腫塊可能就是黏液囊腫(mucocele)。醫師提醒,除了外傷,睡覺喜歡咬下嘴唇、愛抿嘴的人,都可能造成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