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做「這件事」不但健身還可以「補腦」!99%的人都不知道!

做「這件事」不但健身還可以「補腦」!99 的人都不知道!

(圖片翻攝自 連結)

 

運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眾所皆知,新研究發現,某些運動遠比其他運動對於腦部有所助益。第一次,科學家們以不同的運動形式,如跑步,重量訓練及高密度訓練來比較對於腦部的影響。

 

運動有助於腦細胞成長

美國媒體報導,運動會改變腦部的結構與功能,過去對於人類與動物的研究證實,運動的確可以增加腦容量,也可以降低因老化,而造成灰白質的空洞。但是,最新資料顯示,運動甚至可能在已經成熟的腦中發展出新腦細胞:動物實驗的確發現,踩飛輪或腳踏車可以使動物海馬體腦部神經元達到雙倍,三倍新細胞成長的效果,海馬體主掌學習與記憶,科學家相信同樣的結果會在人體實驗上發現。

 

由芬蘭數所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以雄性老鼠為主要研究對象,科學家把實驗對象分成不同的群組,施以不同的運動類型,運動頻率及控制組,實驗為期七週,研究發現,腦神經細胞的發展的確與實驗對象的運動有關。

 

比如說,施以慢跑的群組顯現非常良好的效果,海馬體可見新細胞的長成,在實驗期間實驗對象跑步的距離越長,得到的效果越好。

做「這件事」不但健身還可以「補腦」!99 的人都不知道!

(圖片翻攝自 連結)

 

運動種類不同成效不同

 

對於實驗期間高頻率運動的老鼠來說,雖然海馬體上可以看到新細胞的成長,可是,數量上遠不如跑步的老鼠。最驚人的發現是施以重量訓練的老鼠們,他們雖然在體力上變得非常強壯, 但是,在海馬體的新細胞上,與實驗之初完全沒有變化,和沒有運動的老鼠也沒有任何顯著差異。

主持計劃的Jyvaskyla大學教授米瑞安諾基亞(Miriam Nokia)說明,老鼠與人類有很大差異,但是,其中隱含的意義值得注意,持續性的有氧運動也可能為腦部發展有益。

 

跑步值得推薦

他表示,跑步對腦部細胞成長有益的原因在於,跑步時釋出一種物質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這種物質可以主導腦細胞的生長,跑步的距離越長,釋出的BDNF物質愈多。諾基亞博士認為,雖然實驗結果指出,重量訓練對於腦部海馬體的新生沒有幫助,但是,也許會對腦部其他部位產生效果,甚至對於腦部血管其他血管間的運作發生效益,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愛好運動,絕對應該把跑步加入你正在進行的運動項目中

 

(文章來源 健康醫療網)

相關推薦

祕魯首都利馬的聖米格爾自治區,舉辦了一場名為"瘋狂汽車"的比賽,參賽者用回收物打造創意賽車,吸引很多家庭共襄盛舉。其中以知名動漫"七龍珠"為主題的團隊拿下冠軍,悟空推著達爾前進,畫面相當有趣。祕魯首都利馬的聖米格爾自治區,舉辦了一場名叫「瘋狂汽車」的比賽,各式各樣充滿創意的車子,都是用回收物手工打造...

閱讀詳情 »

剛結束的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獲得史上最好表現2金4銀6銅,除了選手的努力之外,選手背後有一群「運動科學國家隊」也功不可沒。運動科學可以協助選手進行生理和心理的訓練,甚至用大數據蒐集分析對手的戰術技巧,包括羽球天后戴資穎、舉重選手郭婞淳等人都是這套訓練下的受惠者,這樣的「運動科學」如何成為選手的神隊友...

閱讀詳情 »

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斬獲史上最佳成績,總統府特別舉辦「台灣英雄 凱旋派對」感謝奧運英雄。本屆男子體操單項鞍馬項目「完美落地」奪下銀牌的李智凱和恩師林育信一同走上星光大道,主辦單位還在他們走紅毯的時候播放「翻滾吧!阿信」主題曲「完美落地」,感動紅毯主持人。總統府今日舉行「Our Heroes!台灣英雄 ...

閱讀詳情 »

體育中心/李明融報導隨著美國網球公開賽的開幕,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也在近日公布最新一期網球選手收入排名,男子和女子分別由「瑞士特快車」費德勒(Roger Federer)以及日本混血球星大坂直美拿下年度收入最高的網球選手,其中費德勒以年賺約25億的收入,連續16年穩坐年度收入排行榜第1的球員,堪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