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身者必須知道的事項

健身者必須知道的事項

健體者須知

1. 患有任何下列病症或有以下徵狀的人士,不宜進行運動,除非已獲得醫生批准及有醫護人員在場督導; 

(1) 心臟病。 
(2) 血壓過高。 
(3) 胸口痛。 
(4) 肌肉或關節疾病 (如關節炎、腰背痛等)。 
(5) 經常感到暈眩或眼花。 
(6) 任何其他會因運動而惡化的疾病,例如呼吸道或肺部疾病、糖尿病、 
疝氣、羊癇症、甲狀腺疾病或醫生囑咐不宜進行運動等。 


2. 女性若已懷孕,應向教練聲明免生意外;分娩後亦應隔3至6個月後,方可參加重量訓練。


3. 太飽或太餓均不宜運動,飽餐後最少隔1至1. 5小時方可進行劇烈運動。運動前亦不宜飲酒。


4. 當天曾捐血或曾服食藥物及感到身體不適,例如感冒、發熱等,都應休息停止運動。

5. 運動進行期間應注意適量補充水份(每15分鐘補充150 cc )。


6. 運動時應穿著舒適及容易透氣的運動服裝,天氣寒冷請穿著運動外套。運動鞋以底部較平和寬者為宜,以增加身體平衡 。


7. 運動前要做足夠的熱身 ( Warm-up ) 10 ~15分鐘,使有關肌肉準備妥當,運動後亦應做些緩和活動 ( Cool-down ) 8 ~10分鐘。


8. 舉重時不宜閉氣,應在開始起舉或用力時呼氣、還原時吸氣。不論推舉或還原時,都應控制力度及速度,動作速度以慢為佳,避免猛力推拉而造成肌肉受傷。 


9. 選擇重量應量力而為,要從較輕的重量開始;例如選擇可連續舉起12至15次的重量。


10. 練習時出現任何下列徵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向旁人及有關人員求助,事後亦須接受醫生檢查和診斷;

(1) 胸口痛。 
(2) 暈眩、眼花。 
(3) 作嘔 。 
(4) 呼吸困難。
(5) 持續性關節痛或肌肉痛。
(6) 心律過速。

http://gogo-fitness.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4991.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便利不敢吃中藥藥粉,又不知道該如何「熬煮藥材」的民眾,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推出中藥即飲包,民眾可省下煎煮的時間及準備的繁瑣步驟,只要簡單的隔水加熱,就能隨時隨地輕鬆調養身體。6款即飲包 輕鬆調養身體花蓮慈院副院長中醫部主任柯建新指出,6款即飲包分別是「強筋健骨方」、「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到了周末假日,不少民眾總是會狂歡、放鬆一下,紓解壓力,晚上就寢時間自然延後。不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每到周末假日,睡覺時間就延後,很容易就會產生心臟病,整體健康也會比較差。假日晚睡覺 心臟病風險上升11%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Sleep)。研究顯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有20多年菸癮的陳先生,原本擔心自己沒經驗、戒菸容易失敗,直接打戒菸專線尋求協助,果然一舉成功;另一名劉先生,為了懷孕太太及寶寶健康而決定戒菸,儘管戒斷症狀很難受,但靠著專線諮詢員鼓勵及引導,順利擺脫菸癮。戒菸諮詢專線開辦15年國健署戒菸諮詢專線主任張佳雯指出,根據國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國二學生因腰痠被媽媽帶去求醫,經過檢查發現這名學生因長期身體歪一邊加上坐姿不正確,因此出現他是脊椎左側彎,幸好側彎角度未超過20度,醫師建議用運動矯正,配合日常生活的正確坐、站及走路姿勢,雖然有些側彎,但是無須過於恐慌。兒童肩膀不一樣高有可能為脊椎側彎青少年坐姿不正確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