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內外科合作 心衰竭治療新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對嚴重心衰竭的患者來說,單純接受藥物治療,一年存活率只有不到50%!遠遠低於攝護腺癌。而心臟移植雖是治療心衰竭最有效的方式,但受限於器官捐贈不足,許多患者常等不到移植機會。因此,目前醫界普遍傾向透過內外科團隊合作,以傳統藥物及心臟手術、搭配機器輔助以及心肺移植等方式,多管齊下,提高心衰竭患者的存活率!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阮俊能醫師表示,心臟衰竭是一種臨床徵狀的表現,是心臟因充血功能(舒張性功能)失調或收縮功能故障,無法提供足夠的血量供應身體部份器官,導致這些器官功能發生問題而死亡;最常表現在骨骼肌(容易肌肉疲勞)、肺部(運動甚至休息時呼吸困難)或腎臟(體內鹽分及水分堆積)。

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連續1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五名,平均每十萬人口中,就有約50人死於該疾病;加上國人平均壽命日益延長,罹患心臟疾病的人口比例也持續增加,心臟衰竭無疑已成為心臟疾病中最重要的課題。

阮俊能醫師進一步說明,心衰竭初期,人體的各種代償機制還能維持身體其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早期往往沒有徵兆;但日積月累後,這些代償機制反而會逐漸對心臟造成二度傷害,造成心臟功能喪失。

治療上,由於目前健保醫療費只有補助短期心室輔助器、並不補助長期心室輔助器或人工心臟,因此患者必須自付至少300萬元以上的費用,購買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或主動脈內幫浦等設備。

而心臟移植雖是心衰竭患者重生的良方,但礙於台灣器官捐贈明顯不足,僧多粥少下,很多患者常在等待移植的過程中就不幸死亡。

所幸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心臟衰竭的治療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透過內外科團隊合作,整合傳統藥物、心臟手術和機器輔助以及心肺移植,以團隊方式為病友設計適當的治療計畫,成為目前醫界普遍使用的治療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高雄市於3月4日接獲漢他病毒出血熱確診個案,為40多歲女性,從事市場攤商工作,2月16日開始出現發燒、腹痛等症狀,當日至醫院急診就醫,隔日因症狀未緩解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2月19日醫院通報疑似漢他病毒出血熱,3月2日疾病管制署檢驗報告為IgM陽性、IgG陽性。漢他病毒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家人、情侶共用生活物品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專家提醒,人的一天當中可能接觸成千上萬個細菌,身體狀況好時可能不受影響,但抵抗力變弱或接觸較危險的細菌時,這些物品可能就潛藏許多危機。1.肥皂醫師建議,應儘量減少使用公共場所的肥皂,因為經許多人接觸使用,表面濕答答,放置的地方也容易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胃食道逆流患者服胃藥舒緩 恐效果有限你也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嗎,若僅吃胃藥舒緩,恐效果有限,在台灣近30%的胃食道逆流患者,都有長期服用胃藥習慣,但即使照胃鏡顯示已經改善,症狀仍然無法獲得緩解,且反覆胃鏡檢查,甚至接受外科手術,依舊無法對症下藥;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知道嗎,關節每天所承受的壓力有多重?其實除了平躺時,其他時候膝蓋都在負重。有研究指出,走路時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1~2倍,上樓梯時則變成3倍,跑步時,要承受4倍重量,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關節在長期承受壓力及運動下,表面的軟骨會逐漸失去彈性,而且因不斷地磨損,使軟骨厚度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