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天就是要進補? 中醫:視體質而定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這幾天寒流來襲,天氣冷颼颼,不少民眾都會「大補抗寒」。中醫師提醒,舉凡十全大補湯、薑母鴨、藥膳羊肉爐、補藥酒、麻油雞、藥燉排骨等,其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的!建議民眾應先了解自己的體質狀況,再選擇合適的進補方式。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戴有志醫師表示,現代人多有進補防病的概念,但脾胃過虛則會虛不受補、反而適得其反;而坊間流傳的食補配方多為滋膩礙胃,脾虛者貿然進補反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

門診上就有許多前來就診的民眾,因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為冬天就是要吃很補,沒想到反而愈補愈燥熱,引發痔瘡、流鼻血、頭痛等上火反應,特別是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的患者,反應會更劇烈。因此,冬季進補守則應先調脾胃,尤其是平時常胃口不佳、易腹脹軟便的人,更要注重脾胃調養。

然而,戴有志醫師強調,人體體質構造精緻又複雜,並非只是單純的燥熱或虛寒體質而已,更多時候會寒熱錯雜,加上又有許多灰色地帶難以辨識,例如氣虛、陰虛、陽虛、濕熱、血瘀體質等,民眾很難以個人經驗判斷體質屬性;因此,建議民眾在飲用藥膳湯之前,應先徵詢中醫師意見,進補適合個人體質的藥膳,才不會不自覺傷害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8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多國紛紛停課,如何填滿孩子空白成為家長煩心議題。許多研究指出,遊戲有助兒童身心全面發展,能促進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情緒調節、人際互動等;因此,《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即保障兒童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遊戲和娛樂活動的權利,確保孩子們能擁有健全的身心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無來源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感染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發布,1名40多歲女性(第347例)曾接觸第336例(社區保全),身體不適就醫採檢確診,2人高風險接觸者防疫單位已掌握142人。另外,日前傳出死亡病例的奧捷旅行團,今再傳確診個案(第3...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患者現已突破百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社交距離注意事項」,交通部同時宣布民眾未戴口罩禁止搭乘台鐵與高鐵,但捷運與公車當初未明確規範。今(3)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未戴口罩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違者將罰最高1.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