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政策 將於半年內檢討

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政策 將於半年內檢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年積極推動分級醫療與落實雙向轉診,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健保署規劃「分級醫療六大策略廿四項配套」,會在上路後的三個月至半年間蒐集民眾意見及專家建議,進行修正及精進各項措施,同時進行政策的評估,進行滾動的檢討,讓台灣的分級轉診制度更能穩定上軌道。

新制上路民眾疑問仍多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已於本月15日上路,鼓勵民眾透過轉診可節省荷包,但仍有不清楚如何選擇厝邊的好醫師?會不會經過轉診反而讓小病變大病的疑慮?聲評坊執行長陳逸群指出,目前許多民眾對於轉診的疑問,排名首位的是不清楚如何尋找「厝邊的好醫師」?也有人質疑診所的醫療品質,萬一運氣不好,踩到地雷怎麼辦?另外,基層院所是否會擔心病人流失,寧願hold在手上不願轉診?

可相信基層醫師醫療品質

對此,身為開業醫師的黃啟嘉表示,所有醫師在醫學訓練過程都經過全科教育,而且大部分是從大醫院的主治醫師或主任才出來開業,如果外界認為到診所就醫就會誤踩地雷,這是不合邏輯的,因為到大醫院也可能被誤診。相較於大醫院的醫師還要兼顧教學與研究工作,反而是基層診所具有方便性、可近性及全面性優點,民眾應可相信基層醫師之醫療品質。

建議APP具有更多查詢功能

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醫師曾家琳則補充,目前坊間有所謂「百大名醫」,但她認為未來若出現「百大診所」則顯然會誤導民眾。她建議健保署現有的「健保快易通」APP應該具有更多可供民眾查詢的功能,包括是否參加糖尿病試辦計畫、施打疫苗等,作為民眾尋找厝邊好醫師的參考。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本項政策推動是否真會影響民眾就醫行為並達預期政策效益,需有定期之政策評估,並設定評估指標。

依疾病需要就近選擇就醫場所

蔡淑鈴副署長表示,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的目的,就是鼓勵民眾依疾病治療需要,就近選擇適當的就醫場所,有病先至基層診所就醫,經醫師專業診療後,如需轉診,則轉至其他專科醫師或醫院照護,受理轉診醫院都會保留門診部分名額並迅速安排就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夢到白天發生的瑣事,這些人睡眠淺,意識還在活動。中醫講“脾主意”,做這些夢的人,消化功能(胃)、吸收功能(脾)不好。 中醫認為人睡著了,魂休息了,魄還在工作,這時候胃腸還在蠕動、消化、吸收。脾胃功能差,光靠魄的工作不足以完成任務,就要調動本該休息的魂幫助它工作,這樣就產生了...

閱讀詳情 »

裸睡是指裸體​​睡眠。有人有裸體睡覺的習慣,而有的人則認為裸睡不文明。那麼裸睡究竟是否可取呢?下面盤點下有裸睡怪癖好的明星們! 小S 小S,就是一位愛在家裡裸體的。一向言論自由的她,雖然,在公開場合經常被人批評。但是,她回到家里後,卻成了小鳥依人的家庭主婦。當然她在家裡還有一個癖好。那就是經常裸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名24歲男子,近期開始感到呼吸困難,以為是打籃球時碰撞傷及肺部,至醫院治療,被確診為自發性氣胸,和打籃球沒有直接關連性。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謝佳珍表示,自發性氣胸好發於年輕的高瘦男性,輕微氣胸症狀為喘不過氣,嚴重時會出現頭暈、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症,需要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來自科威特的阿赫瑪德,年僅25歲就患有腦幹腫瘤,時常身體左側有麻痺感,且走路容易跌倒,由於當地醫療技術有限,無法進行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去年11月出訪科威特時,建議家人帶他到台灣接受手術。上個月,阿赫瑪德橫越5千公里來台,到長庚醫院接受治療;歷經長達10小時手術,才將腫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