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男子呼吸困難 自發性氣胸惹禍

年輕男子呼吸困難 自發性氣胸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名24歲男子,近期開始感到呼吸困難,以為是打籃球時碰撞傷及肺部,至醫院治療,被確診為自發性氣胸,和打籃球沒有直接關連性。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謝佳珍表示,自發性氣胸好發於年輕的高瘦男性,輕微氣胸症狀為喘不過氣,嚴重時會出現頭暈、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症,需要立即就醫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謝佳珍指出,氣胸的形成是因為,肺泡破洞造成吸入的空氣漏氣到密閉的肋膜腔中,蓄積的氣體造成壓力,讓肋膜腔的環境壓力愈來愈大,進而影響血液循環和心臟功能。肋膜腔是一個密閉的負壓環境,肺臟就像一顆在裡面反覆充氣、洩氣的氣球,若氣球破洞使得氣體漏氣,肋膜腔的壓力變大,隨著阻力變大,肺臟這顆氣球也會愈來愈不易打開。

而氣胸的嚴重性,將取決於漏氣量的多寡和肺泡破洞的大小而定。謝佳珍說,多數病人的治療方式是,採局部麻醉置入引流管,讓蓄積的氣體獲得宣洩管道,當肺臟能正常充氣後,小破洞多能自行癒合。但若是破洞過大,無法自行癒合,或發生反覆自發性氣胸時,這類患者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

年輕人的氣胸,許多都是自發性,常發生在高瘦的年輕男性身上。而這位患者在胸腔放入引流管,並引出蓄積在肋膜腔的空氣後,狀況已好轉,在肺部自行癒合後,引流管也已順利拔除,且已重新回到籃球場上馳騁。醫師提醒患者,在治療後,1個月內不要接受劇烈運動和舉重物,也避免搭乘長途飛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0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雲林報導】60歲林先生多年來持續咳嗽、胸悶,原以為只是小毛病,沒想到5年前症狀惡化,就醫發現肋膜積水,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肺腺癌,本來相當絕望以為沒救了,但在醫師評估下,持續使用標靶藥物,目前病情穩定且能夠自理生活。   衛生福利部統計,國內每年約有9,000人死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如何讓脊髓損傷癱瘓的患者重新站起來,且能生活自理,這是目前醫界研究的重點,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首創先例,採集鼻腔幹細胞培植出可促進神經細胞再生的細胞,突破多年來的研究困境,透過幹細胞技術精進,神經損傷患者未來可以離開輪椅,不需再整日臥床。   臺北醫學大學、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初到人世的寶寶放聲一哭,是健康和活力的象徵,不過新手父母可能會留意,出生幾周內寶寶似乎哭鬧沒眼淚,也不流汗。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中心小兒科醫師Sage Timberline解釋,那是因為新生兒的淚腺和汗腺還沒發育完全,由於嬰兒不會完全出汗,若出現皮膚發紅、呼吸急促、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