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別以為手抖只是老化現象,連20、30歲的人也有可能會發生...「這些方式」可以避免!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別以為手抖只是老化現象,連20 30歲的人也有可能會發生...「這些方式」可以避免!

是否常常看到,家裡的年長者有手部顫抖的問題,許多人說,這是上了年紀就會有的毛病,所以不必太擔心,但是,您真的確定,看似習慣性的抖動,也許正在提醒著我們,身體裡的某處正在發出警訊,千萬不可以輕忽。

 

良性顫抖: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

別以為手抖只是老化現象,連20 30歲的人也有可能會發生...「這些方式」可以避免!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兆煒指出,年長者常見的顫抖行為,主要分為良性與惡性。以良性來說,不只年紀較長者,20、30歲的人也有可能會發生,由於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使神經受到壓迫,或者即將做某件事情、緊張的時候,手部都有機會出現顫抖的情形。

陳兆煒說明,良性顫抖即代表問題不是發於其他內科,因此可適時使用藥物治療。平常保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不宜飲用過量的咖啡因飲料,加上充足的睡眠,有效幫助減緩手部顫抖的問題。此外,應依個人體質狀況,避免食用會使自己不舒服的刺激性食物,因身體狀況因人而異,需自行注意並衡量。

 

帕金森氏症病徵

別以為手抖只是老化現象,連20 30歲的人也有可能會發生...「這些方式」可以避免!

很多人以為,帕金森氏症是因為身體的老化而造成的,事實上並不然。陳兆煒醫師表示,不論是帕金森氏症還是年長者常見的失智者,都是屬於不正常的病變,與老化沒有直接的關係。

關於帕金森氏症所引起的手部顫抖,患者通常為單手側邊的不正常抖動,與前述所說的良性顫抖有絕對性的差異,當病徵出現於40至50歲時,則屬於早發性的疾病。陳兆煒醫師提醒大家,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這類的症狀時,應盡速至門診求詢,並接受進一步的篩檢,提早治療還是有機會改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半夜抽筋,你可以這樣做!

換季拉警報,「皮蛇」繞一圈恐見閻羅王?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隨著年歲漸長,皮膚上開始冒出大大小小的痣,這樣是正常的嗎?身上的痣越來越多,是不是代表皮膚癌變的前兆呢?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吳思遠醫師/台大醫學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表示,其實皮膚上痣的多寡與皮膚癌並無直接相關,但若皮膚上的痣在短期變大、變凸、潰瘍、顏色變色濃淡不一、邊緣不規則鋸齒狀...

閱讀詳情 »

來台主持天主教全國聖體大會的教宗特使,教廷萬民福音部長費洛尼樞機主教今天下午到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參觀訪問,並為辛苦的護理人員降福。 費洛尼樞機主教受到輔大校長江漢聲、院牧洪萬六神父、使命副院長柯博識神父及醫護人員熱烈歡迎。他參觀輔大校友捐贈的「生命之樹」法藍瓷藝術牆面、聖堂沐恩堂、病房陽光室、祈禱室...

閱讀詳情 »

近日氣溫反覆,忽冷忽熱,容易讓人著涼感冒。而有些民眾習慣自行到藥局購買感冒糖漿服用,但食藥署提醒,感冒糖漿雖喝起來甜甜的,但仍是藥品而非飲品!提醒民眾應留心正確用藥,以確保用藥安全。  小感冒時買感冒糖漿來喝,有哪些須特別留意的事項呢?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感冒糖漿是要而不是飲品,因此,在飲用感冒...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每年到了感冒季節時,除了每天為家人補充維他命C和增強免疫力的營養品,以及隨身攜帶乾洗手液保持手部清潔之外,孩子仍然不時會出現感冒、發燒、嘔吐和痛苦等症狀。因為孩子不會確實保持雙手清潔,學校和托兒所也確實是病毒大本營,孩子極可能不知不覺中就吃進去被細菌覆蓋的物品。 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