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別再受騙上當了,化妝品廣告用語破解法

為甚麼化妝品不能宣稱療效?       

      這個問題很簡單,那些明明沒有的功能,或是未經證實的效用,當然不能隨便標示出來誤導民眾,我們常會看到許多化妝品廣告,刻意誇大其詞,或是遊走在法律邊緣,為的就是要盡可能超越競爭對手。因此政府針對化妝品上的標籤、仿單或廣告提出了用字規範,而且只要廠商寫出產品的功能,無論何種形式都視為廣告,必須申請審查,目的就是要盡力避免大家受騙上當。

別再受騙上當了,化妝品廣告用語破解法

一般化妝品和藥妝如何分別?       

      首先我們要知道化妝品分為一般和含藥化妝品,一般化妝品不能摻有任何醫療或毒劇藥品,因此它本來就不應該具有任何治療效果,譬如香皂、洗髮精、髮蠟、香水、眉筆、爽身粉…等等,只要不摻有定義為藥品的成分,都叫做一般化妝品;反之,即為含藥化妝品,且具有含藥量及不得添加禁止使用成分等相關規定。 

      因此當大家想要知道化妝品的成分具有什麼功能、含量是否符合規定、或廣告是否誇大不實的時候,除了請教我們的Google老師和化妝品專家之外,可以到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參考化妝品規範,其實整理得相當清楚。

廣告用詞知多少?       

      那麼,到底哪些字彙是不能用的呢?這裡要來告訴大家幾個例子,降低消費者上當的機會。更多內容請參考衛福部食藥署。

別再受騙上當了,化妝品廣告用語破解法

http://www.fda.gov.tw/upload/133/2013062115394262284.pdf

化妝品真的安全又有效?       

      然而大家必須知道,其實化妝品常為專家詬病的地方,在於產品實質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並沒有特殊規範和審核表準,尤其在於”有效”這個層面。

安全性       

      當然剛剛就有說道,政府針對化妝品規範了不可以加入的有害物質,以及常用成分的限制含量,但是你知道嗎?有了規定卻鮮少有後續主動檢驗和市場追蹤的動作,這樣靠”相信”廠家的作法,可能要到了事情爆發才會知曉。

有效性       

      許多含藥化妝品,可能有名無實,他們和一般化妝品無異,卻賣了相當高的價格,他們的臨床效果,有很多是沒有被證實的,或是以不合乎標準的方式驗證。這就是化妝品不得宣稱療效的主要原因。因此選擇化妝品還是要多方詢問專家,並注意自己的使用狀況,以免得不償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快分享給身邊愛美的夥伴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部落格
Med&Bio talk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粉絲團

 

相關推薦

一位16歲男性,最近發現腳底出現一顆一顆的突起物,大小不一,且有越來越多的情況,整個腳底凹凹凸凸像是花椰菜。就醫後,切開突起物中有如胡椒粒的小黑點,用刀片薄薄削下,會有小出血點產生發現,原來是病毒疣作祟。 網絡擷圖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鄭醫師表示,病毒疣是經由病毒感染所造成,主要是人類乳突瘤病毒(HP...

閱讀詳情 »

想要做事有效率,有一個好的管家很重要。你可以看到蝙蝠俠因為有管家阿福,可以心無旁騖鏟奸除惡;同理,小鼠的腦細胞組成裡如果把膠質細胞換掉,牠的智力也大幅提升。不過稍微有點讓人擔心的是,換上去的是人類的細胞─「一家之鼠」會成真嗎? 換了新「管家」,小鼠更聰明 這是一項發表在「神經科學期刊」(Journa...

閱讀詳情 »

1:緩解眼疲勞 用毛巾熱敷可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減輕眼睛疲勞,能部分緩解乾眼症的症狀,還有明目健腦的功效。   2:預防耳聾 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輕輕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環,預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聾。   3:改善頭暈 將熱毛巾放在後腦勺,每次數分鐘,這樣可刺激後腦勺的穴位,可...

閱讀詳情 »

近年國內頻頻爆發食安問題,逼得與其相關的消費意識迅速覺醒,如產銷履歷驗證倍數成長,我們只能無奈地說,換個角度看,也算是因禍得「福」。今年邁入第七年的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標籤使用量,近年成長幅度驚人,較去年(2013)成長97%;較前年(2012)成長203%,於今年12月,使用量達3,904萬張,為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