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輕忽! 炎熱天氣也可能發生心肌梗塞

別輕忽! 炎熱天氣也可能發生心肌梗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0歲林先生是位果農,平日身體硬朗,有固定散步的習慣。日前在果園工作時突然感到劇烈胸痛,倒地不起,緊急送醫後,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並立即進行心導管檢查與手術來打通血管。
只要溫度變化就可能心肌梗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李志國醫師表示,心肌梗塞與溫度變化有關,當天氣悶熱或長時間劇烈運動導致心跳加速,心臟血流相對不足,就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並非如一般人印象中天冷才會發生心肌梗塞。
發作通常令人措手不及!

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經常令人措手不及!103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二位,特別在高齡族群(大於65歲)佔了13%,其中又以急性冠心症(可簡略稱為心肌梗塞)的發作,可能造成患者的突然死亡或心臟功能衰竭,須提高認知與警覺,以得到適時治療。
出現症狀立即急診就醫

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的典型症狀為胸口壓迫感,並可能會轉移到下巴、左側肩膀、上臂及前臂之內側,甚至合併胸痛、呼吸、困難盜汗。在走路、爬樓梯及搬重物時,症狀會加劇,患者坐下休息時可以些微改善症狀。李志國醫師呼籲,若有上述症狀,須立刻前往急診就醫,症狀嚴重者甚至需要急救。可怕的是,有時急性心肌梗塞會用其他症狀表現,如暈厥、喘、心悸、背痛、上腹痛或全身不適來表現,民眾需提高警覺,並尋求專業醫師進一步的協助與評估。
從日常生活改變危險因子

近來天氣炎熱,熱傷害會影響心肌功能,尤其戶外工作者是中暑的高危險群,李志國醫師建議最好每小時找陰涼處休息10~15分鐘,同時務必要補充水分。此外,心血管疾病相當注重預防,日常生活中需針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進行嚴格控制,包括控制血壓、血脂肪、血糖及戒菸。民眾平日可於心臟科及新陳代謝科門診進行諮詢及監測。家中年紀大的長輩或是有心血管家族史的民眾更應該對上述內容提高注意。心肌梗塞雖然可怕,但隨著醫療技術與藥物的進步,都可以有相對應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早餐配奶茶、含糖飲料,學童恐肥胖長不高!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近4成國小學童天天喝飲料,且最喜歡喝奶茶。營養師表示,奶茶中過量油脂,會妨礙身體吸收鈣質,並加速鈣質流失,恐增加日後罹患骨質疏鬆機率,且過量攝取糖份更會導致身體橫向發展,卻長不高。董氏基金會調查全台50所國小1、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左上臂打流感疫苗,右上臂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一樣,老人、幼童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將在10月1日開打,老年人部分則是五年內未曾接種過的75歲以上長者,疾病管制署指出,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一齊施打,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入秋以來,氣溫逐漸變低,逐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超時工作,日夜輪班,國內住院醫師常被操的不成人形,人力嚴重不足,為此,衛生福利部召開「醫療保健服務業住院醫師適用勞動基準法」會議,提出解決方案,目前傾向由主治醫師一起輪值夜班。不過,今天與會的兒科、婦科等醫學會代表均持反對意見,認為主治醫師年紀較大,平均都在40、50歲以上...

閱讀詳情 »

材料:白背黑木耳(中藥)一兩、紅棗五個、老薑兩片、水五、六碗煮成兩碗,飯前空腹服下,每天服一次連續服最多二十六天,可完全治好,每年服用兩次作為清血保養身體。 白背黑木耳是血管清道夫,此方經多方人士服用後並無副作用且花費不多,均贊不絕口,除心肌梗塞、頸動脈栓塞及輕微中風者、甚至周身酸痛等症狀一經嚐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