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這就是鬼壓床的真正原因!!別再亂聽信謠言了....

原來這就是鬼壓床的真正原因!!別再亂聽信謠言了....

(文/Michael J Breus Ph.D.,譯/ sunnyo )

你是否曾經歷過鬼壓床?那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經歷,一種你不太可能忘掉的經歷。睡醒了但卻不能動,你無法移動身體或轉動頭;你試著發聲,但無法張嘴,感覺呼吸短促,有種胸口上壓著東西的強烈感覺,在把你的身體往下壓;感到深深的恐懼或危險,甚至你也許會感覺到房間裡還有一種奇怪的存在。

讓人感到恐怖的這種經歷其實是睡眠癱瘓,屬於一種睡眠異常,其實並不危險,也不是嚴重疾病的標誌。睡眠癱瘓症是嗜眠症的一種症狀,但很多睡眠癱瘓病例不是嗜眠症或另一種睡眠障礙的表徵。睡眠癱瘓症發作可持續幾秒鐘,或長達幾分鐘。睡眠癱瘓可能發生在你從睡夢中醒來時或你還處於深度睡眠中。這種艱難的睡眠體驗的產生原因是什麼?迄今,原因還未可知。但由於不同睡眠階段過渡出現困難,尤其是快速眼動睡眠期間,它可能像睡眠麻痺的多種例子那樣發生。

在快速眼動睡眠期(REM),身體進入一種稱為REM低張力的癱瘓狀態。這是睡眠期的正常部分,這時,主要的肌肉群和大多數的隨意肌處於癱瘓狀態。這種癱瘓狀態的一個重要功能可能是保護身體在睡眠期間免受傷害。REM是睡眠的一個階段,極多活躍的夢發生在該階段。沒有了REM低張力癱瘓影響,我們的身體可能會隨著夢境做出動作。睡眠紊亂包括快速眼動行為紊亂,正常的快速眼動睡眠癱瘓功能不正常以及在睡夢中做出肢體動作(有時非常暴力具有攻擊性)。

睡眠科學家相信睡眠癱瘓可能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以及其他睡眠階段過渡不順利時期。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的麻痺狀態會持續到其他睡眠狀態,而且如果你醒了,會意識到身體出現了癱瘓,還會經歷無法移動或說話的恐怖感覺。睡眠癱瘓的症狀還可能包括幻覺。人們常形容感覺到幽靈般的存在和他們共處一室,有種恐怖,不祥的預感。這些幻覺包括伴隨著跌落或飛翔的感覺出現奇怪的聲音,甚至氣味。雖然呼吸機制不受睡眠麻痺影響,但人們有時會感覺喘不過氣,並往往感到胸口有沉重的壓力。睡眠麻痺的經歷很可怕,尤其在第一次發生的時候。

並非只有你一個人曾經歷過睡眠癱瘓。該現象確實比較普遍,並且可以發生在生命中的任何時刻。估計相差很大,但多達65%的人可能在他們生活中的某個時期曾經歷過睡眠癱瘓。有時該現像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僅發生一次或兩次,而其他人可能經歷地更頻密,會定期經歷睡眠癱瘓。特定的一部分人因這種可怕的睡眠紊亂風險更大。睡眠週期遭到中斷,經歷過創傷,患有焦慮或憂鬱的人可能更容易遭受睡眠麻痺的發作。

新研究調查了可能導致睡眠癱瘓的因素,研究結果表明基因可能起著重要作用。英國科學家在862對雙胞胎身上調查了遺傳對患有睡眠癱瘓所起的作用。22到32歲的青少年參加了該項調查,這些人都報名參加了在英國長期進行的關於遺傳學和發育調查的“12-19歲基因研究”項目。

為了查明遺傳可能發揮的作用,研究者比較了同卵雙胞胎和非同卵雙胞胎的睡眠數據及睡眠癱瘓的發生率。同卵雙胞胎攜帶幾乎完全相同的基因,而非同卵雙胞胎大約有50%的相同基因。科學家分析發現53%起睡眠癱瘓案例中,基因是誘發因素。

研究人員通過觀察在控制晝夜規律、幫助主導睡眠循環週期的24小時生物鐘方面起作用的基因的變化情況,更密切地檢查了這種基因聯繫。他們發現擁有PER2基因特定變異的人們更可能經歷過睡眠癱瘓。研究還發現,睡眠遭到中斷的人及焦慮、壓力大或遭受過創傷性事件的人更容易遭受睡眠癱瘓症發作。

這些研究結果與之前的研究共同表明家庭與睡眠癱瘓之間存在聯繫,研究結果表明壓力、創傷、焦慮和抑鬱更可能導致睡眠癱瘓。該項最新研究為更密切探討睡眠癱瘓和控制晝夜節律的基因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新的方向。

你可以通過專注於健康睡眠的基礎工作來幫助減少經歷睡眠癱瘓症的次數:保持規律的睡眠習慣、 避免興奮劑(特別是酒精)、 定期鍛煉、 吃得好,應避免半夜吃宵夜。仔細地應對壓力,保持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對焦慮和抑鬱也是如此。尋求治療,可以有助於睡得更好,還可能幫助你避免遭受睡眠癱瘓。

如果你確實遇到睡眠癱瘓,不要驚慌。提醒自己不要恐懼和不安,這只是臨時性的也沒有害處,很快就會過去的。從生理上了解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可有助於避免出現最糟糕的恐懼以及這一可怕的睡眠現象。

via

相關推薦

沒想到真相居然是這樣子... 1.白皮雞蛋更有營養(搜索人次:1096萬) 謠言:白皮雞蛋更有營養。 真相:從雞蛋的形成過程來看,蛋殼形成於最後一道工序,在蛋殼顏色形成前,蛋裡面的物質都形成了。所以,蛋殼的顏色並不會直接影響雞蛋的營養成分。 2.木耳、豬血等是清肺食物(搜索人次:829萬) 謠言:霧...

閱讀詳情 »

  隨著飲食逐漸西化,兒童飲食從饅頭、稀飯、菜餔蛋,逐漸變為漢堡、牛排、炸雞翅等高熱量與高脂肪食物,加上兒童容易發生挑食、偏食之狀況,而這些狀況除會導致肥胖外,也會增加便秘發生的機會,因此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4/7/8(二)針對民眾對「小朋友便祕狀況」進行調查。 「請問...

閱讀詳情 »

大家都知道水果的好處多多,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解津止渴的好滋味,讓許多人都把水果當作每日飲食基礎。不過你知道水果其實也跟藥材一樣,有著寒熱之分,隨著性味不同,對人體的作用也有所差別。同是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部醫師的夫妻檔,楊淑媚與蔡昆道所編寫的《果療》一書,就以中醫藥材的方式,解析水果的療癒性。以西瓜為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