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只要「吃一顆」就有可能變成植物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你一定要知道!

只要「吃一顆」就有可能變成植物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你一定要知道!
天氣越來越熱,燒烤、小龍蝦、醬爆螺絲,可謂「夜宵三大寶」。但是,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大家一定要當心啦。今天有條重要消息要告訴愛吃螺絲的朋友們:

幾天前,有關部門發佈了預防織紋螺食物中毒風險警示,提醒民眾不要購買和食用織紋螺,誤食織紋螺後,如發生中毒症狀的,應當立即自行催吐,並到醫院就診。
 
一隻螺螄怎麼會引起如此重視?它是什麼?為何不能吃?和普通螺螄如何區分?

連續的悲劇

5月7日中午,福建莆田,2歲男童康康(化名)的爺爺帶著孫子吃了織紋螺,午休醒後,兩人全身乏力,緊急送醫。孫子因年齡小、食用較多而病情危重,只能靠呼吸機呼吸。現在已經深度昏迷10幾天,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醫院方面表示,織紋螺毒素是一種麻痺性貝類神經毒素,暫無特效解毒藥。

毒素會導致神經肌肉麻痺,最致命的影響就是對呼吸肌的麻痺,會激發呼吸和心跳驟停,導致嚴重的腦缺氧。小孩病情危重,在送醫期間就出現了呼吸和心跳驟停的情況。

只要「吃一顆」就有可能變成植物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你一定要知道!

只要「吃一顆」就有可能變成植物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你一定要知道!
(網絡圖片)


而就在去年6月20日,福建同樣有一位老人,在海鮮市場地攤買了織紋螺。吃完不久就出現四肢麻木、吞嚥困難等中毒現象,家人趕緊將她送到醫院。但至今仍靠醫療器械維持生命。

食用症狀

有的人在食用時,一邊吃一邊就有反應:舌頭、嘴角開始發麻,說話變得口齒不清,整個面部直至全身麻木。

織紋螺如何識別,辨識有毒織紋螺  

只要「吃一顆」就有可能變成植物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你一定要知道!
(網絡圖片)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為割香螺、小黃螺、甲錐螺。
  
它一般生活在近海的礁石附近和泥沙底,多產於浙江、福建、廣東沿海。

織紋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為1釐米左右、寬度約為0.5釐米。織紋螺是有毒生物,毒性比砒霜還要高百倍。每年春夏季毒性更大,人食用後有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

只要「吃一顆」就有可能變成植物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你一定要知道!
(網絡圖片)


由於海洋環境受到污染,「赤潮」頻發,使織紋螺體內「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經檢測,該毒素對人體的經口致死量為0.54毫克-0.9毫克,也就是說,一顆小小的織紋螺就有可能致人喪命。

最近,正是織紋螺的旺汛期,許多人傻傻分不清,造成誤食中毒。大家出門點一盤螺螄盡情享用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啊!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 /台北報導 不小心發生意外或是上了年紀的民眾缺牙時多選擇人工植牙,只是當缺牙多的時候,一顆一顆慢慢矯正,恐怕緩不濟急。好在隨著牙科科技的日漸發達,有大量缺牙,甚至是整口無牙的民眾可以直接選擇四個植體的新式ALL ON 4快速植牙,不但美觀、耐用,最重要的是能大幅縮短手術時間,...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諮詢專家/陳文君營養師一年又接近尾聲,12月21日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在農耕時期,意謂者辛苦一年,期待秋冬收藏,穀物糧食積滿倉庫,藉此人們休養進補恢復元氣,緊接著準備過年所需。民間在冬至日有吃湯圓的習俗,象徵圓滿、豐碩,並有”添歲”之意。...

閱讀詳情 »

  堅持美感專注成果,改變患者人生的植髮名醫──沈彥廷醫師專訪 從小熱愛藝術與美學 幫媽媽割雙眼皮「當母親節禮物」 俊俏斯文,戴著黑框眼鏡就像鄰家大哥哥。沈彥廷醫師的聲線,如同他執刀的手藝細緻柔和。他說,從小最有興趣的事物其實是藝術,國中讀的是美術班,喜愛繪畫與一切和美相關的事物,後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空手道代表隊自哈薩克參加亞洲空手道錦標賽後返台,最新已經有12人確診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下午也公開他們的最新病況,目前12人當中有10有症狀,全部屬於輕症,另外有2人無症狀。至於同團還有10人沒確診,目前入境後三日的公費快篩結果皆為陰性,接下來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