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可攜式心室輔助器 心臟衰竭患者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對心臟衰竭患者來說,心臟移植手術是末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在台灣由於器官捐贈嚴重不足,以致不少心臟衰竭病友,還來不及等到心臟移植就辭世了!所幸目前已有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能植入患者體內,讓心臟衰竭治療有了新選擇;不過,由於目前尚無健保給付,有需求的患者仍得自費。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王水深表示,末期心臟衰竭患者最擔心在等待器官捐贈的時候,發生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心臟移植雖然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近5年來,全台平均每年只有85位心臟捐贈者;且有別於以往每年約30例移植成功的案例,台大醫院今年也只成功移植20例,顯見台灣器官捐贈嚴重不足,甚至有下滑情形。

當心臟衰竭患者病況持續加重時,醫師多半會建議使用葉克膜或心室輔助器等儀器來暫時輔助。然而,由於舊式的心室輔助器有很大的雜音、容易影響睡眠,加上機具較重、行動不便,因此患者必須在醫院內使用,無法返回家中,行動受到限制,且只適合短期使用。

因此,台大醫院在2011年4月,由心臟移植團隊成功進行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植入末期心臟衰竭病患體內,不僅使用效期較以往更長,且病患還能立即出院返回家中,享受正常的生活。

今年9月26日,台大醫院更成功將此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植入已使用葉克膜維生系統的T先生身上,T先生開心的分享道,自己在醫院昏迷了快一個禮拜,清醒後才知道原來自己剛脫離死神魔掌,現在也已經慢慢習慣身上這台維生機器了。

王水深醫師也指出,今年全台已有7位心臟衰竭患者接受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植入,其中台大醫院就佔了4例;目前這些患者都已順利出院、重回工作崗位、恢復以往生活,成功率100%。只是由於目前健保尚未給付,因此患者仍得自費;建議有需求的患者,可主動和主治醫師討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9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三歲幼兒,因咳嗽感冒,被家長帶至診所檢查,醫師看診中發現,這名幼兒不僅眼神沒互動,語言表達上也只會發出啊啊聲音,進一步詢問家長,這名幼兒包括揮手再見等簡單動作都無法達成;醫師建議家長轉至復健科門診檢查,經評估確診為自閉症,目前已透過早期療育課程,並配合職能治療介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夫妻會希望能夠生兩個孩子,最好是有一兒一女恰恰「好」。然而,卻有不少夫妻在生了第一個小孩後,發生無法順利懷上第二胎的困境,不禁感嘆「懷上二寶真有那麼難嗎」?其實,「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醫師近來收治兩位女患者,經過中藥調理後,都已順利懷上二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你也曾有過肩膀痛到舉不起的經驗嗎?不少人在經投球運動後,只要一將手抬起,無論是想伸展、拿高處的東西,或者擦門窗,手就開始不聽使喚,一個小動作就得以讓你叫苦連天,當心這可能是「肩峰夾擠症候群」所致!肩峰夾擠症候群 肩關節疼痛無法舉高當手臂往上舉時,肌腱和滑囊會開始產生摩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名26歲的女性結婚前到醫院做婚前健檢,意外發現頸部有個腫瘤,需要手術切除,由於即將面臨終身大事,她深怕手術會在頸部留下一道長疤痕,甚至一度想取消婚禮;負責收治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葉俊杰醫師在評估後建議,採以「遠端微切口手術」,不僅頸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