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八大關鍵食物 過敏好一半

吃八大關鍵食物 過敏好一半(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因環境變化、國人生活作息改變,導致我國過敏兒童日益增加,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十個孩童就有一人罹患氣喘,每三個孩童就有一人有過敏性鼻炎,而這些過敏兒,均讓媽媽們忙於照顧苦不堪言;就有一位生了兩個小孩的媽媽,孩子均有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半夜時常不是癢醒就是鼻子堵住不能呼吸而吵鬧,讓她曾一晚醒來過12次,好幾年幾乎沒有一覺到天亮的日子。

「半夜因為夜咳吐奶,還要爬起來洗床單」、「每次看見孩子抓破皮,就很自責」這位生了兩胎的媽媽,小孩都是過敏兒,憶及對抗孩子過敏的日子,她表示,除了壓力大,心理時常也非常憂鬱,認為自己是不是做不好、做得不夠多,才會讓小朋友持續過敏,當時大兒子一歲時就出現過敏症狀,半夜常常哭醒、吐奶,幾乎沒有一天能夠一覺到天亮。

台灣營養基金會吳映蓉執行長指出,其實解決孩童過敏症狀,能夠從食物開始著手,以下就列出學術研究中發現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的「八大類關鍵食材」:

1)機能優乳/有些菌種已經實驗證實可調整過敏體質,如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3,可直接飲用「國家認證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的優酪乳或入菜做變化,例如做為沙拉的佐醬、熟白花椰菜與優酪乳一同打成蔬果汁,都是不錯的選擇。

2)含檞皮素(Quercetin)的食材/檞皮素是很好的抗發炎劑,同時具有抗組織胺效果,可減緩過敏反應。例如,洋蔥、蘋果、櫻桃、蔓越莓、花椰菜等。

3)含前花青素(OPCs)的食材/可減少發炎反應及組織胺的釋放,以減少皮膚過敏。例如,紫葡萄、蔓越莓、藍莓等(葡萄不剝皮)。

4)含兒茶素的食材/可以阻隔IgE受器,IgE受器是細胞內會產生過敏反應的主要受器,能減緩過敏。例如,柿子、蔓越莓、蘋果、綠茶等。

5)含木犀草素(Luteolin)的食材/可減少組織胺釋放,緩和過敏反應。例如,芹菜、西洋芹、高麗菜、菠菜、萵苣、甜椒等。

6)含維生素C的食材/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組織胺的效果、預防過敏的功效。例如,芭樂、木瓜、甜柿等。

7)含鎂的食材/鎂若缺乏,會增加組織胺的釋放。因此,飲食中要有足量的鎂,可以降低組織胺的釋放,以減少過敏反應。例如,紫菜、葵瓜子、南瓜子等。

8)含Omega-3 脂肪酸的食材/可有效緩解發炎反應。例如,鮪魚、鯖魚、鮭魚、亞麻仁籽、亞麻仁油、核桃等。

台灣營養基金會吳映蓉執行長也提醒,過敏孩童應避免吃進過多的精緻類食物、油炸食物、合成食物、柑橘類、芒果、奇異果、草莓、鳳梨等水果,以及蝦蟹、花生、巧克力等高敏食物,才能避免過敏症狀更加嚴重。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46歲的女性從事美髮業,長期使用剪刀工作,手部過度活動造成大拇指疼痛、卡住。到診所施打類固醇後仍未改善,轉到醫院骨科確診為板機指。進行超微創手術後1週便回復工作能力,手指活動不再卡住。 過度使用導致板機指 好發大拇指、中指 臺南市立醫院骨科醫師賴俊達說明,「板...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身邊朋友是否聊天時,常說「我」今天、「我」可能、「我」最近,將話題不斷圍繞著「我」呢?當朋友不停說自己時,不一定要連結到自戀,可能傳達更多你不知道的訊息。根據一篇研究指出,一直說「我」的人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 有情緒困擾傾向者 每天用「我」、「我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以往雞蛋被貼上多吃會增加膽固醇的標籤,但近年開始被推翻。甚至近日媒體報導英國研究指出,常吃雞蛋的成人相較於不吃蛋的人,反而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醫師提醒,該研究內容提及雞蛋與心血管疾病可能有相關,但不代表有直接因果關係,呼籲民眾別針對單一食物過量攝取,應均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往年的5、6月是梅雨季,陰雨連綿容易讓憂鬱症病患的情緒起伏加大。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胸悶,看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鎮定劑放鬆助眠。退休後看診才知得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1年,症狀明顯改善,慢慢回復正常生活。憂鬱症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