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研究:聊天愛說「我」 潛藏負面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研究:聊天愛說「我」 潛藏負面情緒

身邊朋友是否聊天時,常說「我」今天、「我」可能、「我」最近,將話題不斷圍繞著「我」呢?當朋友不停說自己時,不一定要連結到自戀,可能傳達更多你不知道的訊息。根據一篇研究指出,一直說「我」的人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

有情緒困擾傾向者 每天用「我」、「我的」次數2千次

該研究由亞利桑那大學進行,以來自美國和德國超過4千7百人的大型資料庫進行分析,資料包含憂鬱和負面情緒的測量數據,以及使用以「我」為中心談話的書面或口頭測量數據。研究指出,每人每天平均會說1萬6千個字,其中約1千4百字是「我」,而有情緒困擾傾向的人每天用「我」、「我的」次數高達2千次。研究也發現經常使用「我」(I,me)與負向情緒有關,但頻繁使用「我的」(my)則否。結果顯示,以「我」為中心談話能更廣泛的評估負面情緒。

經歷負面事件 過於專注在自己身上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胡延薇表示,根據研究發現,習慣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的人,不見得讓自己比較快樂。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戰或逃的生存策略,因此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挫折事件或負向情緒的記憶會比較深刻。

當我們經歷負面的生活事件,若過於專注在自己身上,很可能產生以我為中心的談話。例如,為什麼我會這麼衰?為什麼只有我這麼慘?並連接到負向情緒,如憂鬱、沮喪、焦慮等。當發現身邊的朋友聊天時容易以「我」為中心且出現「不快樂」的形容詞時,不要誤以為是想引起注意,反倒可能正經歷心理困境或情緒困擾,可多給予傾聽及陪伴。

「心理鎂光燈」效應影響 易放大對事情負向或無望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這個研究提醒,平常人際互動中不經意可能傳達需要被協助及支持的實情。研究也發現,經常使用「我的」的人比較不會這麼負面,傳達包含其他的個體或對象,有了外部聯結不會單看到自己,同時會看到別人也經歷相同的困境及如何面對,從中學習仿效找到解決的方法,此時聚焦在自己的負面情緒相對較低。

但大量的談論自己,在「心理鎂光燈」效應影響下,只關注自身的處境,容易放大對事情的負向或無望感,接連帶來如憂鬱、焦慮、緊張、憤怒、擔心、無望等負向情緒。除了談話中「我」這個警訊,若發現對方同時有一些身體症狀,像感冒反覆不好、原有疼痛加劇等,可能是求助的訊息,可給予更多的支持甚至言語肯定。若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時,可陪同對方找到其他的支持管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0歲陳小弟患有過敏性鼻炎,上個月因肺炎住院,出院後雖已無發燒,但仍咳嗽,嚴重時咳嗽之後引發嘔吐,胸悶痛,清晨咳嗽較嚴重,經「小兒過敏中西醫合療」門診治療後,症狀已獲得大大改善,醫師提醒,若有流鼻水持續1個月、癢疹伴隨喘鳴,家長應帶孩子到院檢查是否有過敏體質。 高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女患者有發燒發冷的情況已持續有2年,呼吸時伴隨單側胸部疼痛,多次到診所求診皆無改善,之後到醫院家醫科門診檢查發現,右側肋膜腔大量積水,立即轉至胸腔內科住院治療,經切片病理報告為結核菌感染合併肉芽性發炎,確診為肋膜結核造成的肋膜積水,以抗結核藥物治療後不再發燒,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過節就頭痛?聖誕節應該是充滿祝福與期待的節慶,有些人卻不快樂,甚至覺得壓力大,根據一項英國最大網路送禮公司2012年的調查資料,除了離婚、搬家和換工作外,聖誕節也被列入生活壓力事件之一! 65%民眾表示在聖誕節購物讓人有壓力 該調查受試者包括了3千多名英國民眾,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8歲李先生從事工地工作,半年來發現左側下腹部有一突出性腫塊,軟軟的不太會痛,用手壓或平躺時就會縮回去,近幾個星期發現腫塊變大,搬重物或咳嗽後更為明顯,經醫師診斷為腹股溝疝氣,經討論決定採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次日即出院回家休養。 腹腔內容物鼓出 甚至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