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土撥鼠模式研發 治癒B肝有望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B肝治療出現新契機!台大醫院今(3)與嬌生股份有限公司楊森藥廠簽約,將合作發展以「治癒」為目標的第三代B肝治療藥物。利用台大研究團隊研發的土撥鼠模式及小鼠模式,可望加速研究速度,預計約5年進入人體臨床實驗,10年完成上市。

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同為B型肝炎高盛行區,有80%以上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由B肝病毒所引起,台灣雖在1984年進行疫苗接種至今,帶原人數已大幅下降60萬人,但仍高達235萬名B肝帶原者。

台大醫學院內科講座教授及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定信教授表示,B肝治療目前面臨最大的瓶頸,就是僅能抑制病毒,卻無法治癒;患者需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控制率雖達90%以上,但治癒率卻不到5%。

新一代藥物開發,以「將肝臟中病毒DNA去除以達治癒」為目標,並運用台大獨步的「土撥鼠模式」進行動物實驗。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培哲說明,由於B肝病毒不能感染小鼠,過去B肝研究必須在黑猩猩或病患身上直接進行;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1998年引進50隻北美洲土撥鼠,做為人類B型肝炎病毒研究的動物模式。

負責照顧與研究這群土撥鼠的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技正林琇玲表示,土撥鼠感染肝炎病毒後,病程與人類相似,短時間內會造成急性肝炎,甚至終身帶原並產生肝癌;同樣的病程,在人類身上需經20-30年時間,造成研究時間的浪費,土撥鼠則只需2-3年,大幅縮短研究時間。目前全台只有台大醫院擁有土撥鼠動物實驗模式,這群土撥鼠也將成為未來B肝治療研究的重要關鍵。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34

相關推薦

      治療便秘除了適當進行體育運動,以促進胃腸蠕動和增加排便動力外,還有一些既簡單又省時間的辦法,那就是腹部按摩和腹部呼吸。通過這兩種方式對腸胃產生壓力,還能夠讓肌體因此變被動為主動地排除人體廢物,排出容易引起衰老和疾病的毒素。   ★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胰臟移植是台灣目前最可靠、也是永久治癒第一型糖尿病最好的方法,健保署已於2008年1月1日將胰臟移植例為常規手術,並予以健保給付;根據臺北榮總胰臟移植團隊統計,手術成功率達96%,日前也已成功完成第100例胰臟移植手術。沒有胰臟或胰臟功能重度障礙的糖尿病患者,需終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許多老年人都會面臨骨質疏鬆症問題,造成骨折機率提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從中醫角度而言,骨質疏鬆和筋骨相關,當中又以肝、腎主導筋骨,因此中醫治療上,首重調理肝腎。生活上,則可以適度曬太陽、維持標準體態和保持營養均衡等,能有助改善骨質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近年來由於歐美私密處除毛的興起,台灣也開始流行。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陰毛有隔絕細菌的作用,可降低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風險,因此不建議國人將私處完全除毛。人體私密處的陰毛具有緩衝作用,可隔絕私密處直接就接觸細菌,若沒有陰毛,穿衣服時容易因摩擦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