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地震之後 3錦囊關心孩子的情緒

地震之後 3錦囊關心孩子的情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臺灣地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頻繁,不論政府還是學校都會教導孩子關於防震的大小事,其中包括:地震發生前準備緊急避難包(緊急糧食、保暖衣物、醫療用品及貴重物品等)、發生時保持冷靜使用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發生後關閉水電瓦斯後到空曠處避難等。但是學校卻很少告訴我們的孩子災難發生後,應該如何照顧自己的情緒,為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3個錦囊。

錦囊1:觀察

災難發生後,觀察孩子是否有較強烈的情緒感受,常見的狀況有害怕黑暗、焦慮不安、不願上學、睡眠不好、持續做噩夢,甚至有些退化行為(尿床、吸手指等),此時家長們請先不要責備孩子,因為他們可能正面臨著所謂的「災後壓力反應」。

錦囊2:陪伴

發現家中成員有上述狀況時,請不要驚慌、害怕,這些都是自然且正常的反應,但需要時間來撫平,此時建議可以與孩子說明災難發生的原因,並談談他對災難的感受、允許孩子展露情緒、多與孩子有肢體接觸或擁抱、讓孩子知道現在是安全的並教導其放鬆的方法(例如:靜坐、健走等),一同陪伴孩子調適災難後的身心反應。

錦囊3:找資源

當發現孩子的負向情緒(焦慮、難過、害怕、生氣等) 超出自己能夠幫忙的範圍,或是已經持續超過4~6周時,請盡快與學校老師溝通如何協助孩子度過困難,或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讓我們一起伸手,陪伴孩子走出困難迎向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慢性疼痛依成因可分為癌症疼痛和非癌症慢性疼痛,為有效改善病人的疼痛,維護病人的生活品質,食藥署委託奇美醫院編撰出版「非癌慢性疼痛照護及成癮性麻醉藥品使用參考手冊」與「癌症疼痛照護及成癮性麻醉藥品使用參考手冊」共2本手冊,並公開於食藥署網站,提供醫事人員於慢性疼痛照護及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錢先生因中風導致吞嚥功能下降,只能透過鼻胃管灌食,但因安置鼻胃管十分不適,因此積極透過復健想早日拔除管線。在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協助下,錢先生從吞口水練習、口腔肌肉控制開始,逐漸地能進食濃稠的優格和稀飯,甚至能吃完一整份便當,最後也透過喝水姿勢和習慣的調整,通過最困難的喝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未來入境檢疫者的檢疫天數,只要7天就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表示,考量Omicron變異株之潛伏期較短且為兼顧維持國內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自2022年5月9日0時起(以航班表定抵台時間為準)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為7天。 ▲入境居家檢疫的天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表示,今(2022)年第6批採購莫德納(Moderna)疫苗110.61萬劑於今日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本批效期至2022年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