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坐姿不改,連「人工椎間盤」也會突出!3招,預防腰痠背痛的伸展操,動起來...

坐姿不改,連「人工椎間盤」也會突出!3招,預防腰痠背痛的伸展操,動起來...

告別肩頸痠痛 你「姿勢」對了嗎? 當心大腦萎縮!

坐姿不改,連「人工椎間盤」也會突出!3招,預防腰痠背痛的伸展操,動起來...

根據研究顯示有高達50~60%的國人有過肩頸酸痛的經驗,有些是職業傷害所造成,但近年來發現,國小三年級患有肩頸酸痛的比例大幅增高,大多數原因出現在父母過早讓小孩接觸3C產品,因長時間使用姿勢不良所致。注意!當有肩頸算痛問題出現時千萬別輕忽,嚴重的話會引發偏頭痛、失眠、甚至讓大腦萎縮等症狀。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帶大家一起探討預防肩頸酸痛的小妙招。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近年來看中醫的年齡層愈來愈低,過去對中醫感覺都是老人家來看,但現在來看的年輕朋友愈來愈多,加上現在小孩太早接觸3C,很多父母安撫小孩就是桌前就擺著iPAD,為的就是可以在用餐時候讓小孩安靜,也讓父母可以專心吃飯,曾經就遇過國小五年級學生,因為頭痛,父母帶他去照MRI(磁振造影檢查) 仍查不出原因,經門診追蹤,才發現原來是長期姿勢不良引發的頭痛。

 

「坐正」都撐不住,原因是肌肉力量不足,

「坐姿」不改連「人工椎間盤」也會突出!

坐姿不改,連「人工椎間盤」也會突出!3招,預防腰痠背痛的伸展操,動起來...

中醫師陳麗蓮表示,曾經有一位30歲電腦軟體工程師,坐姿不良腰椎間盤破裂,右腳麻木,開刀以「人工椎間盤」替換突出的椎間盤,然而,兩年後這塊「人工椎間盤」竟然也被擠出來了!長時間低頭、姿勢不佳,易致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頭痛、手指痠痛麻等症狀,長期還會導致慢性疼痛,不僅干擾情緒與生活,也可能引起肌肉無力萎縮、影響運動神經。

所謂「看醫生只能治標,治本要靠自己。」最好養成隨時動一動的習慣,利用伸懶腰或上廁所、喝水、旁人打招呼時,活動30秒到一分鐘即有效果,或不時提醒自己維持姿勢挺拔、收下巴、伸展肩頸等。中醫認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疲勞不能夠及時被消除,就容易形成病痛,利用熱鹽敷在疼痛的部位可以驅走寒氣,將濕氣吸出,增加汗腺分泌,加速新陳代謝。

 

預防腰痠背痛伸展操:

坐姿不改,連「人工椎間盤」也會突出!3招,預防腰痠背痛的伸展操,動起來...

肩頸酸痛其實是肌筋膜疼痛,因肌肉長時間且重複地過度使用所引起,跟長時間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有很大的關係,另外還有不良的睡姿、坐姿、走路姿勢等等,都是引起肩頸酸痛的原因,其實當感到肩頸酸痛時,不妨試試熱敷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自製生薑熱敷袋

材料:

  • 棉線。(粽子吃完,棉繩不要丟棄)
  • 滷袋。(滷過滷汁的袋子,用完不要丟,洗乾淨曬乾)
  • 生薑1個將生薑刨碎,再裝入滷袋,最後用棉繩綁緊固定。(生薑不去皮也可以)
  • 將生薑濕布直接與肩頸和腰部接觸,酸痛處會逐漸發熱,促使血液循環並舒解僵硬症狀。(也可放一些適合個人體質的中藥材在裡面)

中醫師陳麗蓮建議,生薑有薑黃素跟辣素,可以幫助改善血液循環改善,只是夏天使用,不太適合容易中暑的人。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6/2 週六晚上21:00的《健康2.0》。

 

《健康2.0》Youtube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負責了全身的血液循環,若沒有好好保養,很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甚至有些患者是先天性心臟病,治療起來更是耗盡金錢與心力。擅長分享生活中小知識的網紅啾啾鞋,分享了史上第一個成功商業化的人工心臟,這顆心臟由義大利患者買下,總價為20萬歐元,大約660萬元新台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迄今已逾800萬人次,因應部分民眾有出國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日表示,民眾如要申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可以前往國內32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來申請。有出國需求民眾 前往旅遊門診申請因應部分民眾出國之疫苗接種證明需求,指揮中心建議民眾先行確...

閱讀詳情 »

2021.08.06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8月6日為止,已經有79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周報》提到,許多民眾戴隱形眼鏡時,經常會覺得眼睛乾澀不舒服,想要點眼藥水或人工淚液來滋潤,但又聽說戴隱形眼鏡時不能點眼藥水,否則會造成眼睛受傷壞死,這是真的嗎? 眼藥水多有防腐劑壓制微生物生長 最好摘隱形眼鏡才能點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