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塵蟎多藏在寢具中 家有過敏兒常睡不安穩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哈啾!」季節交替之際,不少民眾都深受過敏所苦!尤其是小朋友因免疫力較差,特別容易有過敏問題。根據衛福部統計,有超過50%國小一年級學童出現過敏症狀,其中約有50%為過敏性鼻炎、20%是氣喘等呼吸道過敏、13%皮膚過敏。而引起過敏反應的過敏原,約有9成都來自塵蟎,且多生長並窩藏在寢具之中,導致過敏兒睡不安穩!

家有過敏兒,該如何防治、減少孩子接觸過敏原的機率呢?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過敏屬於發炎反應的一種」,除了常見的鼻子、呼吸道和皮膚外,膀胱、眼結膜和胃腸道也都是可能會產生過敏的部位。而在台灣引起過敏反應的過敏原,則大多來自塵蟎,佔了90%,花粉過敏約只佔4%,因此,在台灣才會很少聽到民眾有花粉熱,或吃花生產生嚴重過敏、甚至死亡的案例。

徐世達指出,塵蟎是一種微生物,有8隻腳、8個吸盤,需要有適當的溼度和溫度才能生存,其屍體、排泄物也都會引起過敏。台灣因地處亞熱帶氣候,氣候較溫暖、濕度較高,利於塵蟎的繁衍。研究顯示,全台75%的家庭,平均每1公克家中灰塵裡,約有2000隻塵蟎;當塵蟎數量達到每1公克灰塵裡有100隻時,人體便容易產生致敏化過敏體質,當數量達到500隻以上時,便會出現臨床過敏症狀。

「預防過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防蟎寢具;此外,定期清洗寢具、使用具HEPA的吸塵器吸除寢具上的塵蟎,則可避免孩童接觸過敏原!」徐世達提醒,家有過敏兒的家長,應多注意清潔屋內適合塵蟎躲藏繁衍的地方,像是床、棉被、枕頭等寢具,或是沙發、絨毛娃娃等。家裡若有正常免疫力較弱的過敏兒,建議使用防塵套,保護寢具,避免塵蟎窩藏,並養成每週洗一次寢具的習慣;送玩具時,也可以金剛、芭比娃娃等塑膠玩具,取代絨毛娃娃和布娃娃。

知名網路部落客486先生的兒子就對塵蟎過敏!他說,孩子在讀幼稚園大班時,症狀就很明顯,有黑眼圈、流鼻涕和打噴嚏的症狀,且經常會癢而不斷揉眼睛和鼻子,起先以為是感冒,進一步到醫院抽血檢驗,才確認是塵蟎過敏;於是聽從醫師建議使用防蟎寢具,一開始的效果不錯,但一段時間後,孩子過敏症狀又再復發,原來加藥防蟎寢具藥效過了就沒有效果,另一種針織細密的防蟎寢具,由於密不透氣,蓋起來不舒服,孩子常睡不好。

486先生最後選擇使用專門的吸塵器來吸除寢具上的塵蟎,一週吸一次,積極清除過敏原,目前孩子過敏症狀已大幅改善;他建議,除塵蟎的吸塵器必須要有電動吸頭及高等級HEPA集塵盒,有電動吸頭可以徹底吸除寢具床鋪深層的塵蟎,而有HEPA集塵盒則是過濾的濾心,能阻絕塵蟎,不會讓塵蟎跑到空氣中造成更嚴重的過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8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Radiofrequency Denervation)主要是運用高頻電流燒灼疼痛傳導神經,進而舒緩疼痛。在部分醫院、診所,有時醫療人員會運用「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治療慢性下背痛。不過;荷蘭一項研究發現,這種治療方式對改善慢性下背痛,幫助不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展遲緩和兒童不正常對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根據文獻統計,發展遲緩的兒童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曾遭受不正常對待。另一方面,無論何種形式的兒虐個案,經歷長期疏忽或者一次嚴重的身體虐待後,平均約有四分之一會產生發展遲緩,以及不同程度的身體障礙及疾病,要特別注意!發展遲緩或異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6歲的劉先生從40歲就開始接受成人健檢與高級健康檢查,健檢資歷已有25年以上,秉持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透過健康檢查能在問題發生前,及早應對與處理。以往檢查報告都正常,直到4、5年前大腸癌腫瘤標記指數(CEA)顯示過高,連續追蹤2年仍找不到任何病兆或瘜肉,心上猶如懸著大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94歲高齡施爺爺,5年前發生中風右側偏癱,入住耕莘護理之家,曾一度失去生命跡象;所幸,被護理之家工作同仁及時發現救回,卻發現罹患慢性心衰竭,隨時有可能會離開人世。為此,護理之家特別提供安寧區,讓家屬24小時陪伴在爺爺身旁,主動貼心的關懷,讓家屬感動不已。18家護理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