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壯年男無心臟病史 竟兩次面臨死亡

壯年男無心臟病史 竟兩次面臨死亡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灣約有50萬人有心律不整問題,而每年確診患有此疾病的人數高達萬人,甚至因此猝死。34歲的蘇經理外表跟正常人沒有不同,但工作壓力大,且血糖、血壓皆正常,無法想像他曾兩次從死神的手裡逃出。
蘇先生在30歲那年發現竟有心律不整問題,而第二次,約莫兩年前,蘇先生說,發病當時,眼前突然一黑,醒來時已在醫院。蘇太太說,蘇先生當時被送到醫院時已無心跳、血壓,是被電擊CPR才救回一命。
猝死無法預測 去顫器可保命
心律醫學會秘書長、北榮心臟科醫師張世霖表示,所謂猝死是指患者在發生急性徵狀後一小時內死亡,通常都無法預測,因此發生時已十分危急,而病例中所提到的蘇先生,因心房顫動險些猝死,當時裝置葉克膜來代替心肺功能,才度過危險期,但重要的是術後的追蹤治療。因蘇先生嚴重的心律不整,因此建議裝置「植入式去顫器」來監測心律不整,輔以心導管電燒手術,預防猝死再度危及生命。
心律醫學會理事長、北榮心臟科主任邱春旺解釋,所謂的植入式去顫器是利用血管延伸到心臟裡的導線來偵測患者的心跳,一旦發現有不規律地跳動,就會自動電擊患者,讓心臟重新開機,恢復心跳,以降低猝死風險。
冬季心病好發 高危險群小心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當氣溫驟降時就易發生血管阻塞或爆裂的危機,根據臨床統計,猝死約佔所有死亡的2成,而猝死的患者中,有75%是因心臟疾病所致,多為嚴重的心律不整,加上台灣人口逐漸老化,心律不整的比率就越來越高。
張世霖醫師強調,國人生活水準提高,養成愛吃肉不愛吃蔬果的習慣,許多年輕人有次發性的心律不整病因,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導致心律不整的風險升高,建議平時可多運動、不熬夜、飲食少油少糖,若心臟不舒服時應立即就醫,必要時裝設植入式去顫器防止猝死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4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最近氣候不穩定,時而艷陽高照,時而傾盆大雨,以致空氣中都彌漫著悶濕的氣息;中醫師指出,氣候悶熱,以致易生皮膚病,尤其是濕疹病人特別多,許多人都因為皮膚搔癢而抓破皮。中醫師林彥君表示,濕疹病人會在皮膚上出現小紅疹、丘疹及紅斑,而且會反覆發作,且有慢性化傾向,急性發病急,病程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五位,不僅難以治癒,更可能造成許多急慢性併發症,如失明、截肢及尿毒。健保局提醒,透過定期回診追蹤檢查,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或惡化,糖尿病病人切記定期接受血糖(糖化血紅素)、血脂、眼底及腎臟功能(尿液微量白蛋白)等4項檢查。糖尿病是一項難以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吃素不一定就等於清淡!有位長期吃素的師姐,因經常食用素泡麵竟使三酸甘油酯數飆高不下,也擺脫不掉高血脂,經詢問醫師才知道,因為泡麵是油炸的高熱量食品,也含過量的添加調味料,無論是否為素食,都會使血脂升高,導致素食熱量攝取更高。高血脂無預警,卻是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容易沉積在動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從事舞蹈教學20年,現年64歲的劉老師,退休後,去年參加彰化基督教醫院舉辦的健康煮課程,學會怎麼吃才健康,不但讓膽固醇降低、睡眠品質改善、解決了便秘問題,更因此結識到許多好姐妹。據統計,台灣約70%長者生活在社區中,像劉老師這樣樂齡的長輩,最重要的就是社區提供豐富的銀髮族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