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次人工受孕無效? 針灸得一線生機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35歲女性嘗試懷孕多年沒有消息,期間還做了2次人工受孕也都沒有成功;日前透過傳統中醫治療,包含使用針灸、耳針、藥薰、拔罐等,每週規律針灸治療2至3次,1個月後竟傳來懷孕的好消息。中醫師指出,針灸療法可調暢人體氣血循環,讓身體狀態達到適合懷孕的環境,增加受孕機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林俐嘉表示,針灸包含「針」與「灸」兩種方式,透過針刺或艾灸刺激人體特殊穴位,調整氣血循環、導引疏通原本經絡不暢通處,可以緩解肌肉緊繃、減少子宮輸卵管痙攣、舒緩情緒壓力,以及幫助睡眠。

林俐嘉指出,根據2010年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顯示,進行試管嬰兒的婦女在胚胎植入當天接受針灸,比沒有接受針灸的婦女,有較高懷孕成功率及較低程度的壓力。

林俐嘉認為,不孕症患者採用中西醫合併的治療方式會有較高成功率,尤其是已經進入人工輔助生殖療程的婦女,應積極接受針灸療法,尤其有2次以上自然流產病史的人,仍建議持續針灸至懷孕滿3個月,改善整體氣血循環。

林俐嘉強調,針灸沒有類似藥物交互作用的禁忌,副作用相對少,只要注意前胸後背的安全深度,不要在太餓、太飽、太累的狀態下針灸,針灸是安全、簡單又有速效的治療方式,且懷孕時針灸也能緩解孕期噁心、嘔吐、頭暈等不適感。

另外,林俐嘉也建議,想要懷孕的女性可培養運動習慣,慢跑或快走一週3次,每次30分鐘,不吃冰涼生冷食物,改善子宮環境,有利於胚胎著床的環境,增加受孕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03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運動會消耗肝醣,使人體產生疲勞感,並造成乳酸堆積,導致肌肉痠痛;尤其是長時間、持續性的運動,如慢跑。最新調查發現,7成慢跑新手3個月就放棄,8成撐不過撞牆期。營養師建議,平日可養成喝茶習慣,或在運動前2小時,攝取地瓜、全麥麵包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運動耐力。根據《美國生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毒澱粉、瘦肉精,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讓不少民眾人心惶惶!為此,新北市衛生局特地針對人潮密集的風景區餐飲業者,加以輔導並核發「食在有夠證」標章,讓民眾玩得開心、也吃得安心!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食在有夠證」的認證方式,除了會請專業團隊審核商家外,還會實地輔導店家在製造、加工、調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中風是造成老人身心障礙的主因,最新一期台灣醫誌刊登「台灣中老年人慢性期中風患者身心健康之退化狀況」,結果發現,多數慢性期中風患者身心健康指標的退化情況,並未比無中風者明顯;顯示老化才是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因。這項研究重點在於探討台灣中老年中風患者身心健康退化,研究小組分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為了方便民眾了解全民健保事前審查案件的審查進度,健保署首推網路查詢系統,只要透過讀卡機和自然人憑證,就可以在家上網查詢進度,快速又方便。一般民眾的醫療,大多先由醫療院所提供服務,事後再向健保署申請費用。但是有些藥品、醫療器材或手術,如骨髓移植、人工膝關節、各種癌症標靶藥物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