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夜奶、含奶瓶睡覺 當心滿嘴奶瓶型蛀牙

夜奶 含奶瓶睡覺 當心滿嘴奶瓶型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含著奶瓶入睡特別不會哭鬧,因此讓家中寶貝養成每晚含奶瓶的習慣,但當心這個動作可能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爛牙!日前有一位未滿3歲的小朋友,因為牙痛至牙科求診,被診斷為奶瓶型蛀牙,由於小朋友哭鬧很厲害,無法配合,需要全身麻醉才能接受牙齒治療,讓家長心痛不已。 

很多父母會問醫師:「乳牙不是會換掉嗎,蛀了也沒關係吧?」台南市立醫院牙科李威誼醫師說,其實乳牙不只用來咀嚼,還有美觀、發音及維持未來恆牙萌出空間及引導恆牙生長更的重要功能。

且乳牙蛀牙嚴重時,會使細菌感染擴散到顎骨造成齒槽骨發炎,有可能導致未來恆牙發育缺陷。如果乳牙過早脫落,旁邊的牙齒會傾倒,讓恆牙沒有足夠的空間萌出或萌出位置不好等。因此,發現乳牙蛀牙時就應該及早就醫治療。

第一顆乳牙長出 即可開始用濕紗布潔齒

更重要的是預防,李威誼醫師也說,第一顆乳牙大約是在嬰兒6個月大左右開始萌發,一旦牙齒開始長,吃完東西後,家長們可以用紗布沾水或刷頭小刷毛軟的牙刷清潔牙齒牙齦,不需要使用牙膏。最好也要漸漸戒掉小朋友夜奶及含奶瓶睡覺的習慣,才能儘量避免「奶瓶型蛀牙」的產生。

而大約一歲半到兩歲半,乳臼齒開始萌發,可慢慢訓練小朋友自己刷牙或和大人一起刷牙,透過模仿方式學習,但小朋友的手腕靈活度不足,所以爸媽要再幫忙清潔;至於日常的飲食要盡量避免高糖分食物。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晚上就寢前,往往是親子雙方最疲倦的時段,一旦孩子仍然吵吵鬧鬧,不肯上床睡覺,容易造成爸媽精神緊繃焦慮,一氣之下恐怕也沒有好臉色,對孩子、家長雙方都是負擔。獨立就寢的能力需要從小養成,作息、活動力、就寢三件事環環相扣。 小小孩床鋪不要太軟 以免蓋住口鼻 育兒專家林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65歲的張先生有個困擾多年的祕密,就是總是要花很多時間在上廁所這件事。就連晚上睡眠,也因為要夜尿好幾次而品質不佳,白天上班常打瞌睡。假日也不喜歡出遊,沿路一直找廁所很不方便。原先自認年老正常狀況,沒有想就醫。今年退休後老婆常邀約出遊,卻還是推託,老婆很不開心,才逼著到...

閱讀詳情 »

腎病患者運動好處多 王峯銘醫師:每天走路30分「洗腎風險降4成」 「醫師,我都洗腎了,還可以健身嗎?」「得了腎臟病,我可以運動嗎?會不會怎麼樣啊?」 凱硯診所院長、腎臟內科醫師王峯銘說,門診中,有位腎友過去有健身習慣,因為疾病關係接受血液透析(俗稱洗腎),剛開始不能接受自己病情,整個人病懨懨、很沒精...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你爬樓梯會喘吁吁嗎?常有「咳、痰、悶、喘」的症狀嗎?小心,可能罹患與孫越生前同樣的疾病「肺阻塞」。81歲的陳老先生平日務農,年輕時就抽菸。6年前開始有明顯咳嗽、咳痰及喘息。今年陸續住院2次,確診為「肺阻塞」後,發現肺功能快速下降,固定於門診追蹤及使用吸入型藥物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