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大掃除姿勢不當 疼痛無力恐是媽媽手上身

大掃除姿勢不當 疼痛無力恐是媽媽手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過年大掃除,苦了許多賣命打掃的婆婆媽媽們,因為做家事時用力或姿勢不當,造成肌肉、骨骼傷害。才過完年,一位40多歲的家庭主婦即因右手腕疼痛無力而就醫。檢查後發現,她的大拇指肌腱腱鞘發炎腫脹,原來罹患俗稱的媽媽手。

每6小時冰敷 睡覺強迫肌腱休息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復健科李俊瑩醫師表示,媽媽手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當長時間重覆性的拇指及腕部動作後,容易過度剪力及摩擦產生傷害,嚴重時肌腱滑動受限,造成大拇指背側肌腱本身或周邊腱鞘發炎,症狀表現為大拇指根部靠近手腕處疼痛、無法使力,有時伴隨輕微腫脹,使用大拇指抓握東西時更是特別疼痛。

李俊瑩醫師表示,當疼痛產生時,第一步應是不要再做會引起疼痛的動作,可以先自行冰敷,每6小時一次,每次15分鐘,如果症狀持續或疼痛嚴重,則建議至復健科接受治療。如服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輔以物理治療(冰敷及電療),同時運用貼紮舒緩症狀,夜間睡眠時,再以腕部副木強迫肌腱休息,通常約1~2週即可康復。

當嚴重疼痛或對治療反應不佳時,則可以考慮注射類固醇,類固醇可以抑制發炎反應和調節身體免疫系統,治療急性發炎效果顯著,也不會有明顯副作用。通常疼痛會在注射2~3天後便明顯好轉。

年輕人也有「3C」手 減少長時間過度使用

李俊瑩醫師指出,舉凡洗衣、煮菜、打掃、抱小孩等家事,都需要手腕及拇指動作,用力過度就容易造成肌腱發炎,形成媽媽手。除30~50歲婦女較常見外,也曾有農夫因施力不當,或需長時間操作機器、使用雙手的銀行行員、作業員、廚師等為此問題就診,而3C普及,不斷重複且過度使用患部肌肉,也讓很多年輕人加入「3C手」的行列。

其實,預防勝於治療,在急性症狀緩解後,減少長時間過度使用手部動作,或是使用護腕避免手部肌腱過度收縮,維持正確姿勢才是治本之道。當然,持續進行保健運動,包括手腕部伸展及肌力強化運動,才不會又因重複使用拇指工作,造成局部肌腱發炎。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指出,台灣將於今年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14%,也就是每10人就有1至2名老年人。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老年憂鬱症的比例約佔7%,以此推估,台灣約有 33萬名60歲以上長者罹患憂鬱症。 「自我忽略」長者 逾6成有憂鬱現象 美國研究指出,2...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農曆新年將來臨,年貨大街也開始熱鬧滾滾。不管是年夜飯所需的食材乾貨,或是相聚談天時刻的休閒零嘴,都是年節時的要角。年節特別容易大量進食,更加彰顯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198件,查出7件不符規定產品。  梅乾菜、榨菜、無籽橄欖 檢出防腐劑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不少人拔牙後會透過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動假牙重建。若是牙齦及骨頭萎縮,缺1顆做3顆的固定假牙時,中間缺牙的假牙特別長、不好看,或是做活動假牙時,萎縮的骨頭不足以支持活動假牙。還有想植牙卻因萎縮後的骨頭條件不好,難以將植體種植在理想位置上,有時還須先補骨頭,等半年以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近20年來由於經濟發展、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早產兒可存活下來。出生時體重小於1公斤的極低體重兒,也有8成左右的存活率。照顧早產兒需要面臨重重難關,包括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感染、慢性肺疾病、腦室內出血後的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視網膜病變等,竟然還得面對骨質疏鬆! 體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