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可怕了!看完你還敢熬夜嗎?身體上許多異狀都是「太晚睡」造成的!(歡迎分享)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長時間下來,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

太可怕了!看完你還敢熬夜嗎?身體上許多異狀都是「太晚睡」造成的!(歡迎分享)

以下25個因為睡眠不足而引發的健康風險:
1.脾氣暴躁:當人們專注在做某件事情時,若因為意外的干擾而被打斷,會產生負面情緒;若睡眠不足,這種負面情緒更會被放大。
2.頭痛:科學家至今仍無法找出背後的原因,不過有36~58%睡眠不足的人,醒來時會出現頭痛的症狀。
3.學習能力降低:短期記憶是決定學習成效的重要關鍵,睡眠不足的人,短期記憶能力會減弱,也影響了學習效果。
4.體重增加:睡眠不足的人,體內荷爾蒙會失衡,不僅食慾增加,而且會更想吃高熱量食物,同時控制衝動行為的能力也會降低,這些因素加總在一起,導致體重快速增加。(少吃一餐,無助於減肥!年後減重5提醒)
5.視線不良:睡眠時間愈少,愈容易出現視覺上的失誤,甚至出現幻覺。
6.心臟疾病:根據研究,相較於睡滿8小時的人,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血壓會高出許多,因此容易罹患心臟方面疾病。
7.反應遲緩:睡眠不足,也會讓你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變得遲鈍。
8.容易感染疾病:長時間睡不飽,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容易生病。
9.投資錯誤:根據研究,睡眠不足的人做出高風險的投資決策,導致經濟損失。
10.尿液變多:當人們沈睡時,身體會減緩尿液的產生;但若晚上睡眠不足,便會出現“過多夜間排尿量”的問題,必須頻繁地上廁所。
11.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沒有足夠的睡眠,便無法專注,容易分心。(更浪費時間?你不該一心多用的12個理由)
12.疫苗效用減弱:如同前面所說,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因此若在這時候注射疫苗,效用也會大打折扣。
13.口齒不清:根據研究,若連續36小時不睡覺,說話時容易重複使用相同的字詞、速度緩慢、含糊不清,有時候很像喝醉酒的人說話的樣子。(研究:說話15秒內沒重點,立刻出局!)
14.感冒上身:如果你三不五時,就被傳染感冒,可能是睡眠不足惹的禍。研究顯示,連續兩星期每天睡眠不滿7小時的人,感冒的風險是睡滿8小時以上的3倍。
15.腸胃問題多:睡眠不足,容易引起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syndrome)。
16.車禍風險高:事實上,睡眠不足的人開車,就如同酒駕一樣的危險,但卻常常被忽略。
17.性慾降低:睡眠不足會降低體內睾丸激素的分泌,導致性慾降低。
18.忍痛力降低:已經有研究顯示,若晚上睡眠不足,人體對於疼痛的敏感度會提高,同時對於疼痛的忍受力則會降低。
19.糖尿病風險提高:睡眠不足會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功能,因此增加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20.做事錯誤百出:缺乏充足的睡眠,導致精神不濟,也會增加工作的錯誤率。
21.癌症風險高:關於睡眠與癌症之間的關聯,目前的研究仍在初期階段,不過就目前的結果來看,睡眠不足確實會增加罹癌的風險,特別是大腸癌與乳癌。
22.容易健忘:睡得愈少,愈容易健忘,老年時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也會增加。(做對3件事治好健忘症)
23.基因干擾:2013年最新的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干擾基因的正常活動,如果連續一星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會有超過700種基因的活動出現異常,包括與免疫力和壓力有關的基因。
24.情緒低落:科學家的臨床研究顯示,晚上睡眠品質好的人,情緒較為正面;若睡眠品質不佳,也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情緒。
25. 死亡風險高: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最大的風險就是,在短時間內死亡的風險明顯增加。

健康文章僅供分享參考
(1)有病痛請到醫院諮詢,配合醫師療程
(2)每個人體質並不相同,有益的食物也需要適當適量取用喔

相關推薦

總有人抱怨減肥持續很​​長時間,但效果不明顯;也有些人無論如何也減不下來:甚至也有些人擔心減的過快,會出現其它營養問題等等?究竟該如何控制自己的體重,保持理想的身材呢?不同體型的人是否有不同的減肥策略? 其實一些人說的減肥就是理想體重的維持,如果通過運動和營養的方式達到,也就是良好生活方式的養成和...

閱讀詳情 »

啞鈴是一種簡單、經濟、且常用的健身器材之一,被健美愛好者比喻為雕塑肌肉的錘子和鑿子。通常持啞鈴進行健身鍛煉,不受場地和氣候的影響,實用性強,且由於其體積較小,便於收藏,也被許多男士放置於辦公室的私人空間,在工作的閒暇之餘,等Email的三五分鐘、以及和同事閒聊的零星時間裡,小小的啞鈴正好派上用場。...

閱讀詳情 »

鑑於多數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中國營養學會在2007年的膳食指南中建議改變久坐少動的習慣,成年人每天應進行累計相當於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我們也知道為了方便估計每天身體活動的量,以1千步作為一把“尺子”。各種身體活動都可以換算為1千步的活動量或能量消耗,...

閱讀詳情 »

2012/11/05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報導】 慢性發炎潛藏在體內,要怎麼發現?有什麼症狀?常見的說法包括睡眠不好,睡醒後還是覺得累,常常疲勞,皮膚容易發癢、過敏或是濕疹等。另外像是肌肉、關節或身體內部不明痠痛,或體力退化、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怕光等,出現愈多,慢性發炎的可能性愈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