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陽花學運未歇 激情下的身心安頓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這幾天,反服貿學生運動鬧得沸沸揚揚,不只佔領了立法院,部份學生及群眾更是擅自闖入行政院,引來警察強制驅離行動,更升高了衝突,使這場和平抗爭持續發燒。某些民眾雖然不在現場,但看到衝突與流血的新聞畫面,仍會有些不好的聯想、甚至可能引發一些情緒反應,也就是所謂的「急性壓力疾患」或「急性壓力反應」。

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唐心北表示,「急性壓力疾患」或「急性壓力反應」常是焦慮和憂鬱一起出現。可能的症狀包括麻木、失神、失眠、坐立難安、注意力變差、和自律神經高張的症狀,可能會出現流汗、心悸和手抖。因為當人面臨壓力時,會引起某些激素釋放,造成身體各部位器官不同的反應。

首先,壓力經由大腦傳到視丘下部,並分泌促皮質釋放因子(CRF),再傳到腦下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而ACTH經由血液來到腎上腺,刺激氫氧基皮質酮的合成,氫氧基皮質酮由腎上腺分泌後,再由蛋白質攜帶在血流中運行,到達身體各個部位,引發各種壓力反應。換句話說,壓力會刺激腎上腺細胞製造與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也會引發身體各部位之壓力反應。

至於身在抗議現場的人,情緒上也會受到困擾,對於訴求一直得不到適當的回應,心理上也會產生極大的挫折感。對前途感到徬徨、迷惘,信心開始動搖。再加上學生們久坐、少動,上廁所次數減少,水分攝取略微不足,而白天日曬、夜晚風寒;現場維護秩序的志工,則是面臨許多突發狀況與壓力,擔心同學們情緒失控或有人鼓譟與挑釁;而議場內空氣不好,大家又耗費心力討論、休息不足,遲早體力不支。

唐心北提醒,倘若情形持續下去,也可能出現一些身體狀況,與心理情緒心症狀,包括失眠、胃口差、心悸、胸悶、頭痛、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言談內容也會變得較悲觀、覺得無助與無望、憤世嫉俗、哀聲嘆氣、沉默寡言、欲欲寡歡。少數甚至可能出現被害妄想。

唐心北因此強調,一定要正面思考,相信事情終有轉圜,努力自然會有成果;並儘速讓生活回到正軌,若真的壓力過大、難以控制情緒、且已嚴重影響生活時,則應尋求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的專業服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098

相關推薦

◎ i-Nature 編輯部很顯然的,血膽固醇是疾病風險的重要指標,這就帶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食物如何影響血膽固醇呢?簡單來說,動物性食品與增加血膽固醇相關,而植物性食品則和減少血膽固醇有關,幾乎沒有例外。 許多動物實驗與人體研究都指出,食用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血膽固醇。當然,飽和脂肪與飲食膽固醇也會...

閱讀詳情 »

從「台灣人骨質年齡調查」發現,高達71%的成人很少警覺、甚至不關心骨骼的健康資訊,且有51.4%的受訪者不知道骨質疏鬆症會導致生命危險;而在25~39歲的女性受訪者中,近70%的比例每天運動量不到半小時,也不喝或少喝乳品,卻每天喝一杯以上的咖啡、茶或酒等。飲食習慣不佳,使成人成為骨質老化的潛在高危...

閱讀詳情 »

為何會出現「虛冷」體質? 「水能促進新陳代謝,所以每天一定要多喝。」「因為水分零熱量,節食過程中請務必充分攝取。」「想清血,一天最少要喝兩公升的水。」其實這些所謂的「醫學建議」,現今仍存在許多值得懷疑之處。 早從兩千年前開始,中醫就將人體中囤積過多水分所引發的疾病稱為「水毒」,表示水有可能變成一種有...

閱讀詳情 »

白麵包和全麥麵包,就像白米和糙米,好或不好但憑個人喜好。若是從營養和健康層面來看,添加了全麥麵粉或是其他榖粉的麵包是要比白麵包略勝一籌。 就和稻米一樣,麥子也是愈往麥心顏色愈白,做出來的麵包愈細緻,口感愈好,可是營養也愈少。現在的磨麥製麵技術非常發達,小小一粒麥子可以分解成八十幾個切面,調配成幾十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