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鎖匠長期右眼直視LED強光 40歲確診罹患白內障

鎖匠長期右眼直視LED強光 40歲確診罹患白內障

【NOW健康 王澍清/彰化報導】40歲李先生為1名鎖匠,幫人換鎖或打造精密鑰匙時,常需借助LED強光,並單眼直視鎖孔內構造,日前右眼霧茫茫,前往診所檢查後確診為白內障,且病灶位置就在眼中央,增加手術難度。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副院長暨眼科主治醫師林浤裕表示,鎖匠李先 生因長期使用右眼直視LED強光的關係,年僅40歲即罹患單眼白內障,且混濁程度相當高。 白內障患者必須透過屈光白內障手術取出混濁水晶體,再植入新的人工水晶體,才能改善視力。 人工水晶體有不同材質、度數、單焦或多焦等功能性,依照個人所需,矯正術後視力狀況,不過測量病 患度數的精準性,成為術後視力清晰度的重 要關鍵。

 

過去治療時,僅能在手術前測量患者的屈光度數 ,但於混濁水晶體尚未移除,量測時可能會發生度數落差,難掌握患者的真實視力。此外,曾接受過雷射近視手術及高度近視的患者,分別因角膜弧度改變、眼軸長度拉長,也會導致術前測量準確性較差。

 

林浤裕指出,近幾年來眼科界研發出「術中即時測量科技」,在手術過程中可即時量測患者度數,做出度數調整判斷 ,確保術後視力能夠清晰,提升屈光白內障手術治療品質,以及視力矯正精準性與屈光可預測性 。

 

眼科醫師林鴻源解釋,「術中即時測量科技」結合點、線、面全方位科技,以單點無害雷射光進入眼球,經生物辨識影像引導系統 提供術前規劃,在術中即時測量全眼的球鏡度數、柱鏡度數及 軸位方向等關鍵數據,再透過全面大數據演算,提供精準的 治療建議。

 

1項針對215名曾接受雷射近視手術,且中年後再接受屈光白內 障手術患者的研究顯示,相對傳統術前測量,術中即時測量科 技的術後滿意度提升約5成,並能降低術後殘餘散光的機率 。

 

林鴻源說,目前該技術在美國、日本執行成效良好,已有許多成功案例,國內今年首次引進此項新科技,將於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第60屆年會時公開示範。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日發生一起女高中生疑似受不了同儕言語霸凌,而走上自殺的憾事!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回家不敢告訴父母,確實可能會出問題。醫師建議,家長可多跟孩子練習承接情緒方法,討論處理問題方向,別讓孩子陷入孤立無援的情境。對大人來說的小事 可能是孩子世界的大事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1歲黃先生,高中時罹患中耳炎,曾多次手術及服藥治療,聽力未受影響;不料,5年前,病情急轉直下,中耳反覆發炎,造成雙耳聽力幾乎完全喪失,並伴隨嚴重暈眩,連出門都需要家人攙扶。黃先生經由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團隊精心策劃進行兩階段手術,術後傷口恢復順利,並在聽語團隊協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六十歲的台商每隔一兩個月返台一次,原本與妻子感情不錯,但最近半年來,在床上辦事時,欲振乏力、力不從心,另一半懷疑他在內地包養小三,被搾乾了,回台灣之後,才會半軟不硬,交不了功課。 該名台商自認老實,並未在外亂來,應該只是單純年紀大了,用進廢退、不用則退;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子宮肌瘤臨床指引指出,30歲以上女性罹患子宮肌瘤比率為20%,40歲-50歲發病率則高達50%-70%,主要是因子宮肌肉層細胞受雌激素刺激,導致過度增生所造成,而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為經血過多、貧血、容易疲倦等。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