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夫妻想孕! 男性精子可別太「熱」情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37歲的許先生,結婚6年一直沒有避孕,但太太卻不曾懷孕,求診後得知,許先生從事廚師工作已10年,每天至少工作10小時以上。理學檢查陰囊、外生殖器都正常,也無精索靜脈曲張、疝氣或睪丸萎縮;精液分析,發現精蟲數量1800萬,型態有72%正常,活動力18%正常。推測可能是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才導致不孕,醫師因此建議他,工作時可用電扇降低局部溫度,增加受孕機會。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發布的標準,正常的精液1㏄中,精蟲數量要有1500萬以上,外型要有4%以上正常,活動力要40%以上才算正常,符合以上三點才屬於正常的精液,若有一項不符合,就有可能會不孕。

長期處於高溫環境對精蟲有何影響?周固說,正常情況下,陰囊的溫度會比身體的溫度低2-4度左右,且陰囊具有調節睪丸溫度的功能。研究指出,暴露在過高溫度的工作環境,對於精蟲的數量、型態及活動力都有影響,不利於受孕。

周固提到,造成不孕的原因可能是有生殖器疾病,如隱睪症、精索靜脈曲張、精管阻塞、荷爾蒙不平衡或遺傳疾病等。倘若沒有疾病卻不孕,可能是由其於他因素影響精子品質所致,像是藥物濫用、長期處於高溫環境、潤滑液、經常騎腳踏車、跑馬拉松、常穿緊身衣褲、生活或工作壓力大、特別的職業或工作場所等。

如何提升精蟲品質?周固指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菸、戒酒、規律作息、保持適當運動;並飲食調整,多吃蔬菜水果、營養均衡,增加身體抗氧化能力。若有生殖器疾病、性病則應儘早治療;另外,適當休假,讓自己暫時離開工作環境,放鬆心情,也有助於受孕。

最後,周固提醒有意願生小孩的民眾,若是持續一年沒有避孕,卻仍未懷孕,或本身是不孕的高危險群(年紀大、疾病、常處於有毒環境等),應就醫檢查,看是否有不孕的問題,把握生育年齡、才能儘早尋求生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乳癌名列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一名,且好發年齡比歐美地區的好發年齡低,平均介於40-69歲之間,正是女性家庭角色吃重的黃金年齡,若在此時罹患乳癌,不但會讓婦女的心理壓力倍增,也可能對整個家庭造成重創。根據宜蘭縣政府民政處統計,宜蘭縣新住民人數約有9千人,約佔宜蘭縣總人口數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4月4日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在這個歡慶的日子,如何與孩子建立良性的親子互動,也是現代家長正面對的課題。最新調查發現,孩子教養為父母最大壓力來源,其次工作、經濟,專家建議,多與孩子一起運動,並養成運動習慣,有助於紓壓,讓孩子遠離3C產品。 該項家長壓力調查由董氏基金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7點45分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 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數仍處高點,且經評估以舊案居多,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即日起實施。 指揮中心指出,依原有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無症狀或輕症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7點45分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 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數仍處高點,且經評估以舊案居多,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即日起實施。 指揮中心指出,依原有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無症狀或輕症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