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戀暴食吃到吐才罷休 竟是罹患憂鬱症

失戀暴食吃到吐才罷休 竟是罹患憂鬱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般人心情沮喪就吃不下、睡不著,但新北市一名女子因失戀心情低落,一直暴飲暴食,無法控制食慾;該女子說「我知道自己已經吃太多太飽,但是無法停止進食,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吃,要吃到吐才有滿足感!」短短一個月,就胖了四公斤。親朋好友認為她罹患暴食症,於是強制送醫,經過精神科醫師診斷,發現她罹患的竟是憂鬱症。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姵蓉表示,心情憂鬱或偶然的放縱食慾是人之常情,若是有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食慾/體重下降或上升、過度嗜睡或失眠、精神運動遲滯、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或經常想到死亡,且至少在兩周期間內,同時出現這些症狀5項(含)以上,且呈現社會身心功能的改變=,則可確診為憂鬱症。

陳姵蓉醫師進一步解釋,食慾的極端變化確實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而所謂的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已成為一獨立診斷的疾病。其特徵包括反覆出現的暴食行為(即短時間內攝入超乎尋常的食物量,使人自覺失控),且期間至少維持三個月,而且每週至少出現一次以上,進而造成身心社會功能的損害。

暴食行為則未必與飢餓相關,陳姵蓉說,暴食很可能是由情緒上的挫折或壓力的累積所誘發。病人暴食時,可能進食又急又快;而且為了避免羞愧,許多患者也不得不選擇秘密進行。大量的暴食同時帶來過撐感,罪惡感,自覺差勁而感到憂鬱。

大部分憂鬱症患者經過一定期間的療程後,多可以痊癒,或至少可在症狀上有所緩解。陳姵蓉醫師並指出,經由臨床上的經驗可知,憂鬱症常是慢性而易復發的疾病;因此,建議民眾能對憂鬱症有更多的警覺與認識,早期發現,早期諮詢,以免延誤診斷及治療的契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156

相關推薦

早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水是許多養生專家都很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晨起後的第一杯水因此也被稱為「健康水」、「排毒水」、「美容水」。不過,這第一杯水怎麼喝,不同的人會給出迥異的答案,僅喝什麼水這個問題,白開水、蜂蜜水、淡鹽水就都有各自的擁躉。至於其他有關第一杯水的說法更是五花八門。下面博主就為大家詳細說說...

閱讀詳情 »

最近新發現一種簡便、經濟又有效的清除方法,發給大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試。   準備:清腸前一天要吃清淡一點,不要大魚大肉,不吃不易消化的纖維,心情愉悅。準備好一壺開水,大概有六瓶礦泉水的量,放入兩勺鹽(湯勺平平的為一勺),攪拌均勻。十點左右睡覺,上好鬧鐘,定在五點五十,保證第二天早上能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余秝潾報導)天氣漸轉涼,即將進入流感好發季節,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人,除了打疫苗防流感之外,也不要疏忽肺炎鏈球菌入侵;根據統計,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兩大高危險族群,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較健康者要分別高出6.4倍和3.4倍。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