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存活期難判斷 安寧照護應及早介入

失智症存活期難判斷 安寧照護應及早介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罹患失智症的人口與日俱增,失智症末期往往會因為持續性的中樞神經退化,以及全面性的身體代謝機轉失調,逐漸喪失身體各功能,進而造成死亡。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炳仁表示,要判斷失智症患者後期的存活時間,難度較癌症來的更高;因此,安寧照護介入的時間點更加重要,且以人為本作為出發點,除了可避免醫療浪費=,也可避免介入時間過晚造成憾事發生。

陳炳仁醫師指出,失智症後期常伴隨著感染、營養不良、失能臥床褥瘡等症狀,並隨時間步入死亡的終點。在歐美國家,多半能接受失智症是身心功能全面性破壞的疾病;台灣的民眾甚至醫療人員,仍多數缺乏正確理解和認知;因此,常造成患者無法在適當時間安詳善終,而且為了延長品質不佳的生命,長時間於醫療院所,浪費醫療資源,對患者和家屬來說,無疑是雙重折磨。

醫學界普遍認為,預期生命只剩下半年到1年的病人,便視為末期病人;然而,陳炳仁醫師說,與癌症相比,失智症要準確預估病人的生命剩餘時間,困難度較高,尤其是失智症患者到後期,已失去決策能力,以致醫療照護決策往往倚賴家屬決定,建議失智症病人應在罹病初期,尚有自主表達能力時,先和醫師討論醫療自主計畫。

對於失智症末期患者的治療,陳炳仁說,無論是否伴隨器官衰竭,都應以照顧需求為導向,提供安寧緩和服務;此外,也不應強求延長病人的生理生命,徒增更多痛苦,而是讓病人能夠更尊嚴且無痛苦的走完人生軌跡,家屬也能在道歉、道謝、道愛、道別之下,陪伴家人圓滿走完最後一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32

相關推薦

如廁不超過三分鐘 很多人在上廁所時喜歡看書,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好習慣。排便時,腸道每平方厘米承受著十幾到幾十公斤的壓力。在這個時候看書,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延長排便時間。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習慣性便秘、痔瘡等疾病的發生。因此,我們應把如廁時間控制在三分鐘之內。 刷牙持續三分鐘 我們在刷牙時,每個牙齒的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八仙塵爆事件迄今逾兩個月,超過半數的傷患已逐漸康復、陸續出院返家,或回歸社會。截至9月8日,總共499名傷患中,出院人數達316人,逾6成;仍住院治療者為171人。醫師提醒,不論出院、住院的傷患,都要持續進行復健,直到到疤痕成熟為止,以免疤痕攣縮,影響日後肢體活動。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針灸治療可有效降低中風復發!國內最新研究發現,中醫針灸搭配西藥治療中風患者,可降低復發風險超過6成,而且接受針灸療程次數愈多,再次發生中風的風險也愈低,尤其以年輕女性最有效果。此研究成果將刊登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Medicine》,也是全球首次證實針灸可降低中風復發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外媒報導,深紅色的葡萄抑制脂肪產生,因此適量的葡萄酒、葡萄汁有助於減肥!《國際肥胖症雜誌》研究指稱,紅酒中的一種元素能把鬆弛的白色脂肪轉變為分解脂肪的褐色脂肪,即使是喝葡萄汁、葡萄酒也有類似的效果。 白藜蘆醇(resveratrol)是一種非黃酮類的酚類物質,多存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