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成塵爆傷患出院 醫:應復健到疤痕成熟

6成塵爆傷患出院 醫:應復健到疤痕成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八仙塵爆事件迄今逾兩個月,超過半數的傷患已逐漸康復、陸續出院返家,或回歸社會。截至9月8日,總共499名傷患中,出院人數達316人,逾6成;仍住院治療者為171人。醫師提醒,不論出院、住院的傷患,都要持續進行復健,直到到疤痕成熟為止以免疤痕攣縮,影響日後肢體活動。
根據「627燒燙傷專案管理中心」統計,近一個月內,共有158名傷患出院,在機構復健者占4成9,到醫療院所復健者占3成,而居家復健定期回診者占1成5。
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林昀毅表示,此次塵爆事件的傷患平均燒傷面積達40%,其中傷勢較輕患者已於7月中開始陸續出院返家,改為門診復健治療。追蹤近期出院者,多為40至60%大面積燒傷,且接受植皮手術個案,多數都已復健到不需輔具,可獨立行走及爬樓梯,也可自行完成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活動。
「復健應持續到疤痕成熟!」林昀毅強調,燒燙傷的復健應從住院第一天就及早開始,且須持之以恆,直到疤痕成熟及病患功能的最大化。目前已出院的傷患開始面臨到傷口癒合後疤痕增生、攣縮,以及患部疼痛及搔癢的狀況除了持續透過壓力治療控制疤痕增生;若是跨關節的傷口及疤痕,須及早進行密集高強度的復健治療,包含疤痕部位伸展運動及按摩,以及各關節活動運動,避免肢體關節、頭頸部攣縮,影響日後正常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186

相關推薦

癌症連續37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第1名,為了提高癌症標靶治療的精準度,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藥物設計及系統生物團隊與臺北醫學大學乳癌研究團隊合作,研究近2,000種膜蛋白對應15種癌症之生化調控網路,開發「癌症膜蛋白調控網路」,大規模建立膜蛋白與癌症的關係,更找到抑制乳癌移轉的新制藥物,目前向多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中暑體內熱能散不掉 喝水也要補充鈉鉀鎂 出現中暑症狀,身體會覺得疲倦、能量不濟、提不起勁,主要是因為體內熱能過多,一直散不掉。其實喝水跟流汗就是在幫助身體散熱,當熱散不掉,一直蓄積在體內時,身體就會開始覺得疲勞不適。張益堯營養師指出,補充水分的過程當中,如果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癲癇老藥對於胎兒發育有疑慮,食藥署修改婦女使用原則!近年國際上發布含valproate類成分藥品用於治療癲癇、偏頭痛或躁鬱症在具有生育能力婦女時,可能有產下畸胎或胎兒發育不全的風險。食藥署限縮懷孕婦女、具有生育能力的婦女服用該類藥物。臺灣神經醫學會秘書長、北榮重症醫學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暑假是兒童矯正牙齒的高峰期,許多家長利用暑假期間帶小孩諮詢牙齒矯正,提早「調整」笑容;牙醫師吳碧礽指出,牙齒矯正的黃金時期在7-12歲,部分影響咬合的矯正,一定要及早治療,才能避免骨性的咬合問題。擺脫「大鋼牙」印象 新型隱形矯正新選擇傳統牙齒矯正是採用金屬牙套箍在牙齒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