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失智症是記憶缺失?民眾普遍常識不足

失智症是記憶缺失?民眾普遍常識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我寧願自己得到的是癌症,而非阿茲海默氏症。」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劇中,一句令人感傷的對白。而根據《健康遠見》針對台灣民眾的「失智症認知大調查」發現,高達6成9的民眾擔心自己有一天會得到失智症,6成3認為,高齡台灣的失智症狀況嚴重,亟需面對。但失智症認知測驗僅58.57分,顯示國人對失智症的相關認知不及格。

世人對失智恐懼僅次於癌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世界現有4750萬人飽受失智之苦,每年更以770萬人的驚人速度增加。2014年6月美國失智症協會公布一項跨國研究,抽樣調查全球12個國家、約6000名民眾對失智症的看法,其中問及,你最害怕罹患的疾病是什麼?結果失智症高居第二位,僅次於癌症。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約有三成民眾害怕自己的伴侶會罹患失智症。

高達6成9的民眾擔心自己有一天會得到失智症,根據《健康遠見》設計的5題失智症認知題,測驗民眾的認識程度。結果總分不及格,只拿到58.57分。若以一題20分來計算,滿分者有14%,及格者占6成3,不及格者3成7。

民眾對失智症認識不足 加強宣導顯重要

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說,國人對失智症的認識,還稍嫌不足,需要加強宣導。例如就有一半民眾認為,失智是記憶力喪失,但其實失智不單純是記憶缺失,而是腦部功能嚴重退化,才導致注意力下降、沒有方向感,甚至會伴隨憂鬱、幻想等問題。

面對失智症患者,常讓家屬慌了手腳,尤其精神壓力最教人吃不消,其次則是經濟壓力。民眾認為,政府應加強宣導失智症預防相關知識、鼓勵醫療院所設立失智症門診中心、推廣延緩失智症病情的復健醫療,以因應愈來愈多的失智患者。

「照顧者要知道哪裡有社會資源,也要接受衛教,不能跟著患者一起驚慌,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面對失智海嘯,這是台灣失智症協會和醫師群的共同叮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女性每月生理期總是要用到許多衛生棉或棉條,製造垃圾的一次性產品,每個月累積起來其實製造不少垃圾。根據統計,女性一生約40年的生理期大約要用掉一萬片衛生棉!環保且比買衛生棉還划算的月亮杯,在歐美是常見的女性生理用品。相較於衛生棉的悶熱不適,月亮杯確實是個乾爽又能兼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壓力可以是個人內在或外在環境的刺激,也可以是接受刺激後無法解決時的反應,或者是一段心理調適的過程。總結來說,壓力可以視為「刺激」、「反應」、「過程」三個面向的綜合體。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安全舒適狀態;除了生理層面,還有心理與社會問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一名42歲溫先生雖四肢健全,但手部無法控制地抖動,難以執行夾菜、倒水、擠牙膏、刷牙等日常基本動作。造成家中經濟負擔,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更影響自我的社交活動。經神經學的評估與檢查,診斷為「原發性顫抖症」。 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 治療原發性顫抖成效顯著雙和醫院神經內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名主持人于美人之子因虹彩炎引起一眼全盲,經過針灸治療後奇蹟似的看到光線,「虹彩炎」是一種不明原因引起的自體免疫疾病,除了虹彩炎以外,睫狀體、葡萄球膜、視網膜也會發炎,但以虹彩發炎機會最高。常見眼睛紅、痛、飛蚊、視力模糊的狀況,久而久之會引發白內障跟青光眼,虹彩炎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