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訂定年度訓練與比賽計劃?

如何訂定年度訓練與比賽計劃?

作者: 郭豐州理事長

    一年到頭不變的訓練內容會導至身體休息不夠而成績停滯。每天每週重覆的訓練內容也容易失去新鮮感而產生厭倦。再者,由於訓練期間必須花費許多時間與心思在訓練上,因此犧牲了與朋友家人相處時間,失去了社交生活。長此以往,對運動者非但享受不到運動的好處,可能反而因此生活圈子變小,社會適應力減低,嚴重者甚至會自我封閉而自絕於社會之外。因此好好規劃一年的訓練計劃能讓你享受運動又能享受平衡的生活。


    一年之中運動季節應分三個時期。準備期(Preparatory period)、比賽期(Competition period)和轉換期(Transition period)。例如:1~4月準備期,5~9月是比賽期,10~12月是轉換期,季節的長短是隨年齡和運動能力有所不同的。年齡越大轉換期也許需要更長些。


    準備期是為比賽期而準備的一段期間。主要是建立基本耐力,從輕鬆開始逐步加重份量。先是把量逐漸增加,然後求速度的提昇。依循三週一個循環的訓練方式,第一週是正常週(Normal Week),約以最大量的70%~80%來安排,第二週是鍛練週(Hard Week),以80%~100%來安排,第三週是休息週(Regeneration)以60%~70%來排課表。每週都以一個長而輕鬆的訓練來開始(或結束),如20K慢跑或80K自行車。


    從最低量開始,每三週前進3~5%直到進入比賽期。比賽期主要課題是比賽與比賽之間的恢復。既要休息也要保持體能以應付下一場比賽。比賽完先將訓練量降至75%左右,維持一至兩週然後再逐漸提昇為100%。


     轉換期從比賽期結束之後即刻開始。目的是讓身體好好休息以準備明年的比賽。訓練量可能低至50%。如果比賽期間很長,而且很”用力”的比賽,轉換期因為訓練量減輕,體重重個幾公斤是正常的。


    心理上的休息很重要,拜訪親友,”修補”親情,回歸社會一陣子。有經驗的運動者會發現心理的”充電”的重要性不遜於生理上的回復。我的建議是同學可以在此時玩玩別的運動項目,每種運動都會動用到不同的肌肉群,即使三項運動也不例外。三種運動加來雖然已經幾乎涵蓋全身的大肌肉群,但是仍有一些小肌肉群是運動不到的。去打打籃球和排球,玩玩滑板吧!

相關推薦

翻拍自新浪黑江   其實乳房是要一直摸的,這樣能避免癌症!   乳癌已經成為女性癌症的第一殺手,乳腺腫塊沒有及時被發現,是導致乳癌如此高發的一大因素。這就說明一個道理:「乳房不摸,可能被割」。但摸乳房自我檢測,是有特殊技巧的。建議:每個女人每天(起碼每週)一次,雙手向上、向後伸...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BET) 自從戀上網吧後,蘇煜(化名)便走向了不歸路。今年6月份,在與家裡失聯三四個月後,他突然躺在了家門口的大街上,手、腳腫脹,不省人事。送到當地醫院後,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肺「全爛了」,被診斷為嚴重肺結核,病灶已經吞噬了他大部分的肺。 「都是作孽呀,現在花了快10萬了,還沒治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