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訂定年度訓練與比賽計劃?

如何訂定年度訓練與比賽計劃?

作者: 郭豐州理事長

    一年到頭不變的訓練內容會導至身體休息不夠而成績停滯。每天每週重覆的訓練內容也容易失去新鮮感而產生厭倦。再者,由於訓練期間必須花費許多時間與心思在訓練上,因此犧牲了與朋友家人相處時間,失去了社交生活。長此以往,對運動者非但享受不到運動的好處,可能反而因此生活圈子變小,社會適應力減低,嚴重者甚至會自我封閉而自絕於社會之外。因此好好規劃一年的訓練計劃能讓你享受運動又能享受平衡的生活。


    一年之中運動季節應分三個時期。準備期(Preparatory period)、比賽期(Competition period)和轉換期(Transition period)。例如:1~4月準備期,5~9月是比賽期,10~12月是轉換期,季節的長短是隨年齡和運動能力有所不同的。年齡越大轉換期也許需要更長些。


    準備期是為比賽期而準備的一段期間。主要是建立基本耐力,從輕鬆開始逐步加重份量。先是把量逐漸增加,然後求速度的提昇。依循三週一個循環的訓練方式,第一週是正常週(Normal Week),約以最大量的70%~80%來安排,第二週是鍛練週(Hard Week),以80%~100%來安排,第三週是休息週(Regeneration)以60%~70%來排課表。每週都以一個長而輕鬆的訓練來開始(或結束),如20K慢跑或80K自行車。


    從最低量開始,每三週前進3~5%直到進入比賽期。比賽期主要課題是比賽與比賽之間的恢復。既要休息也要保持體能以應付下一場比賽。比賽完先將訓練量降至75%左右,維持一至兩週然後再逐漸提昇為100%。


     轉換期從比賽期結束之後即刻開始。目的是讓身體好好休息以準備明年的比賽。訓練量可能低至50%。如果比賽期間很長,而且很”用力”的比賽,轉換期因為訓練量減輕,體重重個幾公斤是正常的。


    心理上的休息很重要,拜訪親友,”修補”親情,回歸社會一陣子。有經驗的運動者會發現心理的”充電”的重要性不遜於生理上的回復。我的建議是同學可以在此時玩玩別的運動項目,每種運動都會動用到不同的肌肉群,即使三項運動也不例外。三種運動加來雖然已經幾乎涵蓋全身的大肌肉群,但是仍有一些小肌肉群是運動不到的。去打打籃球和排球,玩玩滑板吧!

相關推薦

近幾年來,保健食品越來越夯,越來越多人跟上保健風潮,但是並不太了解藥物,產生很多好奇和疑問,最近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網站上,有許多網友提問:「藥品到底能不能一起吃呢?」,5914駐站醫師:馬尚榮藥師,在直播上為大家解說,食品、藥品和保健食品之差異。 ※分類「食品」、「保健食品」與「藥品」...

閱讀詳情 »

秋天失眠怎麼辦?不妨試一試中醫妙方助眠。中醫師指出,秋天晝夜溫差變大,加上氣候乾燥,容易焦慮、抑鬱,而有失眠困擾。中醫認為,失眠與「心火、肝火過旺」有關,建議平日應多吃綠色食物養肝,或用小麥、菊花2藥膳茶飲,寧心安神,以緩解症狀。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中醫師沙政平指出,民眾常有「晚上睡不好,白...

閱讀詳情 »

你是否經常覺得腰部疼痛,肌肉僵硬有如切菜板?眼睜睜看著別人可以輕鬆向前彎,甚至雙手手指能碰到前腳尖,身段非常軟Q,實在令人羨慕。鮮為人知的是「前彎是全身柔軟度的指標」,所以想讓自己也能擁有「柔軟度」,同時減脂、甩腰痛,不妨開始跟著教練一起來進行「前彎運動」鍛鍊,並且做到前彎彎得越下去時,身體將出現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自人們哇哇墜地之後,除在襁褓時外,做最多的運動應該就是走路了。起床時要走路,上廁所要走路,吃飯要走路,工作要走路。這麼說來,人類應該不缺運動呀!但是,事實不然。現代人真的缺運動。為什麼呢?跑步才算是運動 跑累了就用走的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葉文凌醫師指出,運動有四要件,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