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媒體不斷播放不幸事件 恐助長創傷後症候群

媒體不斷播放不幸事件 恐助長創傷後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去年天災人禍頻傳,包括伊波拉疫情、馬航失蹤、復航及亞航墜毀、高雄氣爆、北捷殺人、上海外灘踩踏意外等。身心科醫師指出,一連串的不幸事件,不論是倖存者、罹難者,甚至參與救援的救災人員,都可能面臨極大的心理創傷,恐引發創傷後症候群,而媒體不斷播放,更會加重負面情緒。

開業身心科診所院長黃偉俐指出,許多人在目睹或經歷不幸事件後,會經常性的作惡夢,腦海裡會不斷重複事發景象,導致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容易產生創傷後症候群。

黃偉俐強調,尤其國內媒體為追求高收視率,不斷播放驚悚、慘酷的事發瞬間,即使經過畫面處理,對當事人及其親友反而造成更多創傷,甚至帶給一般民眾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當心情持續低落,產生負面情緒超過1個月以上,甚至對未來感到悲觀。黃偉俐建議,應盡快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透過專業才能走出悲傷,其實每次經歷的不幸事件,都是值得好好省視生命的機會,並重視生命的價值及意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21

相關推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全國指定科目考試進入倒數60天最後階段,考生們也開始進行全力衝刺!排山倒海的考試壓力讓許多家長及考生喘不過氣,財團法人天主教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級醫師楊聰財醫師特別於考前緊張時刻提出「嚼對合格三守則」,說明如何透過咀嚼無糖口香糖幫助紓壓解悶、提升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正值26歲的青春年華,不菸不酒的沈小姐,卻被檢查出大腸癌第2期,經開刀及化療,原以為可以痊癒,沒想到療程結束後卻被判癌症末期,轉移腹膜且擴散到肝臟、淋巴,當時醫師評估她只剩3個月壽命,但她沒有放棄,調整生活作息、保持愉悅心情,至今,已兩年不再用藥,身體也完全康復。確診為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一名愛貓人士常自費購買貓食,餵養流浪貓,不料,因此被感染罹患貓抓症,腋下淋巴腺異常腫脹,硬塊大小如雞蛋。在「世界手部衛生日」前夕,台大動物醫院院長劉振軒提醒,在與寵物或是流浪貓狗接觸時,應該養成勤洗守的好習慣。台大動物醫院院長劉振軒指出,現代人少子化,生的少,甚至不生,許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行政院日前政務審查通過財政部提案,將每包菸稅從現行的11.8元,調高至16.8元。5月3日進一步通過國民健康局調漲菸捐提案,每包菸健康捐調高20元。新措施上路後,每包進口香菸價格恐怕破百。對於菸稅調漲5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國際醫學聯盟、董氏基金會聯合發出聲明,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