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愛「點頭」? 當心恐罹癲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家的嬰兒常會「點頭」嗎?而且點頭時間會長達5分鐘?小心!超過5個月大的嬰兒,倘若經常會在不該打瞌睡的時間「點頭」,有可能是癲癇發作!也就是所謂的「嬰兒點頭痙攣」。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神經科張開屏醫師表示,嬰兒點頭痙攣又稱為「韋氏症候群〈West syndrome〉」好發於5-6個月嬰兒,常發生在剛睡醒的時候或是準備入睡前,包括早上和中午。不像成人癲癇大發作時只有1-2分鐘,嬰兒點頭痙攣發作時間明顯較長,大約5分鐘左右;發作時常一下接著一下,每下間隔5-10秒左右。

張開屏醫師進一步指出,嬰兒點頭痙攣剛發作時,只有輕微抖動、較不清楚,但抖動的動作會愈來愈大,等到最後快結束時,又會愈變愈小、愈來愈不明顯。有些嬰兒發作時也會伴隨著手舞足蹈、或是眼睛會往上面或兩旁翻一下。

不過,約有80-90%的嬰兒點頭痙攣起因於先天性腦部缺陷、或產後腦部感染損傷,這類嬰兒一旦罹患,便難以治癒,且容易影響智力發展,伴隨有學習發展遲緩、弱智等症狀。臨床上,便曾有一名十個月大的男嬰,因發展明顯較同期孩子遲緩,至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男嬰曾在6個月大時出現嬰兒點頭痙攣症狀,但因家長疏忽未就醫治療,導致智力發展大受影響。

張開屏醫師強調,雖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減少嬰兒點頭痙攣對孩子的威脅,但家長們也別太過緊張,因為嬰兒點頭痙攣只佔癲癇患者中的少數。不過,若家中嬰兒長時間、規律性的持續上述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2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現年4歲的小米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這天下午,媽媽憂心忡忡的帶著小米前往診間。原來小米在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篩檢中被醫師聽見心雜音。小米的媽媽表示,過去從來沒有聽其他醫師提過這樣的狀況,她也一直都是吃得好又睡得好的孩子,和同學玩耍時也從來沒有聽她提起任何不舒服。 臺北市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父親節將至,愈來愈多男性願意同時擔負照顧孩子的責任,但是你知道嗎?除了常聽到女性有產後憂鬱症外,新手爸爸在照顧新生兒時,也可能產生憂鬱症狀!根據2020年7月發表於《男性及男性氣概心理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產後憂鬱症狀常出現於對於伴侶關係有不安全感的男性身上。家庭三問題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指揮中心播報的死亡人數出現年輕染疫的死亡個案,而且還不確定有沒有慢性病史,這讓人對疫情更感到害怕。不過,如果仔細聽下去,會發現患者好像有嚴重的肥胖問題。其實過多的體脂肪絕對是慢性疾病、手術、麻醉等所有健康問題的高危險群。肥胖是慢性病根源 健康如臨大敵樂生療養院尿路結石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