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子宮斷成兩半 縫合成功後奇蹟懷孕

子宮斷成兩半 縫合成功後奇蹟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36歲的許小姐,在三年多前懷第一胎時,子宮內有2~3顆約3公分大的肌瘤,但定居在卡達的她,在當地醫院的就診下,醫師告訴她肌瘤並不影響懷孕或生產,沒想到懷孕後,肌瘤竟越長越大,讓她猶如挺顆雙胞胎孕肚一般辛苦。

後來,許小姐與丈夫求遍國內、外名醫,希望摘除肌瘤並保留胎兒和子宮,但得到的答覆都是不可能,因為手術困難且風險高,容易造成大出血,可能得摘除子宮才能保命,直到最後求治北醫附醫婦產部,在剖腹取出女嬰後,醫師發現孕婦腹中是一顆長達40公分、重3.5公斤的巨型肌瘤,貫穿子宮、塞滿骨盆腔。

在取出肌瘤時,醫師先綁住雙側子宮動脈,減少出血,就在肌瘤切除的瞬間,,子宮突然斷成兩半,情況危急,所幸醫師已先綁住雙側子宮動脈,減少縫合即時將子宮成功縫合,過程中胎兒、母親均無恙,五天後順利出院。不僅如此,斷成兩半而縫合的子宮,居然沒影響他們再度自然懷孕,日前因產前出血緊急剖腹產後,母子均安。

婦女生育年齡高 合併子宮肌瘤率也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劉偉民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為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35歲以上婦女大約三分之一都有肌瘤的存在,但大多是沒有症狀的,但若是出現經血過多、疼痛,和直接由腫瘤壓迫造成的頻尿和腹脹等常見症狀時,民眾們就要提高警覺,多加留意。

此外,懷孕中合併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約為2%,常於產檢中發現,且伴隨著婦女生育年齡的逐年增高,懷孕中合併發生子宮肌瘤的案例也似乎逐年增加。

仔細評估孕婦狀況 剖腹產同時也能切除肌瘤

在治療上,若是症狀較輕微者可使用藥物控制症狀,停經後因缺少女性荷爾蒙刺激,肌瘤即會逐漸縮小,症狀也自然消失,除此之外,在一般傳統觀念上,為了減少分娩時大出血的風險,除了少數長在子宮表淺處的肌瘤,可在剖腹產時輕易摘除外,對於體積較大或深處的肌瘤,剖腹產時多不建議同時施行切除,而大多選擇繼續觀察或日後再安排肌瘤切除手術。但根據近年的研究顯示,若能對孕婦的情況予以小心評估,剖腹產時同時切除肌瘤仍是可行的。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想要擺脫雙下巴的族群,也許此款美國可能核准的藥物值得你期待。直到現在,雙下巴的移除,總須動用到侵入性手術,才能將之擺平,但近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可能於五月通過核准,一款透過注射,能把下巴脂肪細胞破壞殆盡的消脂針劑。  藥物核准未定之天 恐怕有風險會落空...

閱讀詳情 »

現在的人身體只要有一點不舒服就看醫生吃藥,忙碌的生活和壓力,讓人們沒有時間忍受病痛,最好能藥到病除。也因此越來越依賴藥物,生病的時間似乎有越來越密集,病程也一次比一次長了。如果只是個小毛病,其實人體是有自愈能力的,你也可以試試古傳的一些食療偏方,既沒有副作用,效果可能比藥物來得好。 患過咳嗽的人都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孩子奮力讀書,對於家長而言,固然是一件開心的事,不過,努力讀書之餘,也要記得讓眼睛適當放鬆,以免近視加深,甚至讀出弱視!童星樂樂在電視劇中總是可愛上演,演戲表情也十足到位,但私底下,其實她年紀小小,因課業繁重,加上先天問題,導致她現在兩眼視差高達三百度,左眼近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當心!全台每6名孕婦,就有1名是乙型鏈球菌的帶菌者。醫師提醒,孕婦在懷孕的第35~37週時,接受乙型鏈球菌的篩檢,若篩檢為陽性者及時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可大幅減少新生兒感染機會。就有一名出生7天的小男嬰,在媽媽坐月子期間發現有發燒現象,當時合併有呼吸急促、食慾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