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腰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的中醫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腰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的中醫治療

腰痛很久,不一定是椎間盤突出!一名40歲女性數年前曾在樓梯跌傷,屁股著地,並未治療。近年薦髂關節漸有疼痛感,易頭暈、體力差、食慾不佳。經過定期針灸回診,3週後改善體力及頭暈、疼痛。因各式廣告,國人對椎間盤突出有初步暸解,但對造成下背痛的另一項主因「薦髂關節痛」卻常常忽略。根據2015年回顧性研究顯示,目前認為約10至25%的下背痛是薦髂關節問題引起。

薦髂關節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

在一次的創傷後產生慢性疼痛,排除內科問題如僵直性脊椎炎等等後,大部分病人可以問到薦尾椎或是坐骨的撞傷史,也就是俗稱撞到「尾椎」。X光確認無骨折後,大部分病人可能不以為意,但日後常常出現薦髂關節痛的問題。除了局部疼痛外,受傷的位置常常影響到中醫所說的督脈的巡行,造成頭暈現象。

郭綜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顏士展說明,薦骨和髂骨、坐骨、恥骨一同構成骨盆,薦骨上接脊椎,薦骨和髂骨有薦髂關節連接,髂骨再與大腿骨連接。可循著腰椎向下摸到屁股上的三角形的大骨頭,那就是薦骨。薦髂關節上乘脊椎,下接大腿,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如此辛苦天天工作,也難怪下背痛會在此產生。

薦髂關節中醫治療 針灸、中藥、運動

診斷方面,部分患者曾有薦尾椎或坐骨撞傷的病史,搭配觀察患者身形,觸診骨性結構是否錯位,還有各項理學檢查,也可進一步利用影像學輔助診斷。中醫治療可使用針灸八髎穴、長強穴等來治療,局部可觸診緊繃點施針,針開局部有問題的結構。若有薦髂關節錯位的患者,也可使用正骨手法及推拿治療。若患者太虛,則可再加上活血化瘀及補肝腎中藥,達到良好療效。

顏士展醫師提醒,除了針灸及中藥治療外,運動也是薦髂關節疼痛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下半身及核心肌群的訓練,如走路、慢跑、太極拳等薦髂關節相關肌群訓練。韌帶伸展如簡單瑜伽等,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否則不當運動,可能增加疼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近來台灣各地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的一家接著一家開業,「社區型健身房」更是隨著社區而建,吸引許多主婦或是退休人士平日沒事就會前往一試,不過亞東醫院骨科醫師暨運動醫學科主任張君健醫師提醒,跑步前最好先做好暖身運動,平時也要訓練大腿股四頭肌與腿後肌的肌肉,才能避免膝關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酒逢知己千杯少!最近好流行「千杯、千杯再千杯」,三五好友共聚一堂,喝杯酒在所難免,但是可別喝過頭,有可能產生宿醉;營養師提醒,如果出現宿醉,可以「多喝水」幫助排泄,也可以攝取富含「維他命B群」以及「維他命C」的食物,有利解酒。 酒精代謝乙醛堆積會傷肝臟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但若過量當心糖尿病上身!就有一名44歲的謝姓女子,每天都要吃七份水果,加上愛喝含糖飲料,造成她腹痛、嘔吐掛急診,就診時血糖是正常值的6至7倍,且三個月來體重驟降10公斤,由於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並未想到血糖問題,以為只是累了,一直到了掛急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民國103年台灣女性平均壽命為83歲,因此婦女在其後半段的近30年歲月將會在更年期與無月經中度過。月經延後來且量變少,臉會潮紅,半夜睡覺偶爾會熱醒來且出一身汗,這些都是更年期常見的症頭,因為更年期後,由於失去了女性荷爾蒙,都會降低生活品質。 有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