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腰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的中醫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腰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的中醫治療

腰痛很久,不一定是椎間盤突出!一名40歲女性數年前曾在樓梯跌傷,屁股著地,並未治療。近年薦髂關節漸有疼痛感,易頭暈、體力差、食慾不佳。經過定期針灸回診,3週後改善體力及頭暈、疼痛。因各式廣告,國人對椎間盤突出有初步暸解,但對造成下背痛的另一項主因「薦髂關節痛」卻常常忽略。根據2015年回顧性研究顯示,目前認為約10至25%的下背痛是薦髂關節問題引起。

薦髂關節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

在一次的創傷後產生慢性疼痛,排除內科問題如僵直性脊椎炎等等後,大部分病人可以問到薦尾椎或是坐骨的撞傷史,也就是俗稱撞到「尾椎」。X光確認無骨折後,大部分病人可能不以為意,但日後常常出現薦髂關節痛的問題。除了局部疼痛外,受傷的位置常常影響到中醫所說的督脈的巡行,造成頭暈現象。

郭綜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顏士展說明,薦骨和髂骨、坐骨、恥骨一同構成骨盆,薦骨上接脊椎,薦骨和髂骨有薦髂關節連接,髂骨再與大腿骨連接。可循著腰椎向下摸到屁股上的三角形的大骨頭,那就是薦骨。薦髂關節上乘脊椎,下接大腿,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如此辛苦天天工作,也難怪下背痛會在此產生。

薦髂關節中醫治療 針灸、中藥、運動

診斷方面,部分患者曾有薦尾椎或坐骨撞傷的病史,搭配觀察患者身形,觸診骨性結構是否錯位,還有各項理學檢查,也可進一步利用影像學輔助診斷。中醫治療可使用針灸八髎穴、長強穴等來治療,局部可觸診緊繃點施針,針開局部有問題的結構。若有薦髂關節錯位的患者,也可使用正骨手法及推拿治療。若患者太虛,則可再加上活血化瘀及補肝腎中藥,達到良好療效。

顏士展醫師提醒,除了針灸及中藥治療外,運動也是薦髂關節疼痛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下半身及核心肌群的訓練,如走路、慢跑、太極拳等薦髂關節相關肌群訓練。韌帶伸展如簡單瑜伽等,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否則不當運動,可能增加疼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將至,有許多民眾為應年節免不了需要大掃除,使家中環境煥然一新,但醫師表示,每到了此時,骨科或復健科門診往往會多了一群手痠腳麻、挺不起腰桿的病人,而這些人都是大掃除症候群的受害者。  打掃工作重複性高 分時、分段避免過度使用 屏基復健科陳毓仁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農曆春節將至,是全家出國旅遊的大好時機,但對於正在懷孕中的婦女來說,是否適合出國、坐飛機會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影響等問題,想必是所有人心中的疑慮與擔憂,而日前英國婦產科專家指出,懷孕37週前搭機較安全,只不過,可能會有腳腫、耳鼻不適等症狀出現,因此,建議孕婦應採取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大腸癌成為國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也因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據統計,100年全國大腸癌發生人數達1萬4,087人,較10年前增為2倍,平均每天有39位國人罹患大腸癌,因此,呼籲發生率較高的50歲~74歲民眾,記得去做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避免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兒子阿!你們夫妻倆結婚那麼久,怎不快生孫子給我抱抱?」這是許多準備懷孕夫妻時常會碰到的大難題。事實上,國內平均每6對夫妻,就有1對有不孕問題。萬芳醫院中心生殖醫學科醫師楊鵬生指出,不只台灣不孕夫妻比例愈來愈高,就連歐美國家也同樣陷入泥沼之中。研判與加工食品、環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