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腰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的中醫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腰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的中醫治療

腰痛很久,不一定是椎間盤突出!一名40歲女性數年前曾在樓梯跌傷,屁股著地,並未治療。近年薦髂關節漸有疼痛感,易頭暈、體力差、食慾不佳。經過定期針灸回診,3週後改善體力及頭暈、疼痛。因各式廣告,國人對椎間盤突出有初步暸解,但對造成下背痛的另一項主因「薦髂關節痛」卻常常忽略。根據2015年回顧性研究顯示,目前認為約10至25%的下背痛是薦髂關節問題引起。

薦髂關節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

在一次的創傷後產生慢性疼痛,排除內科問題如僵直性脊椎炎等等後,大部分病人可以問到薦尾椎或是坐骨的撞傷史,也就是俗稱撞到「尾椎」。X光確認無骨折後,大部分病人可能不以為意,但日後常常出現薦髂關節痛的問題。除了局部疼痛外,受傷的位置常常影響到中醫所說的督脈的巡行,造成頭暈現象。

郭綜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顏士展說明,薦骨和髂骨、坐骨、恥骨一同構成骨盆,薦骨上接脊椎,薦骨和髂骨有薦髂關節連接,髂骨再與大腿骨連接。可循著腰椎向下摸到屁股上的三角形的大骨頭,那就是薦骨。薦髂關節上乘脊椎,下接大腿,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如此辛苦天天工作,也難怪下背痛會在此產生。

薦髂關節中醫治療 針灸、中藥、運動

診斷方面,部分患者曾有薦尾椎或坐骨撞傷的病史,搭配觀察患者身形,觸診骨性結構是否錯位,還有各項理學檢查,也可進一步利用影像學輔助診斷。中醫治療可使用針灸八髎穴、長強穴等來治療,局部可觸診緊繃點施針,針開局部有問題的結構。若有薦髂關節錯位的患者,也可使用正骨手法及推拿治療。若患者太虛,則可再加上活血化瘀及補肝腎中藥,達到良好療效。

顏士展醫師提醒,除了針灸及中藥治療外,運動也是薦髂關節疼痛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下半身及核心肌群的訓練,如走路、慢跑、太極拳等薦髂關節相關肌群訓練。韌帶伸展如簡單瑜伽等,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否則不當運動,可能增加疼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年齡影響懷孕甚鉅,46歲的魏小姐結婚後一直沒有生育計畫,42歲時進行試管嬰兒治療並搭配均衡飲食、最後以高齡45歲順利生下可愛的寶寶。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台灣婦女平均生產頭胎的年齡在10年內急速增加,已逼近31歲大關,然而國內外醫學文獻均指出年齡仍扮演優生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天然的真的最好嗎?許多民眾擔心清潔劑殘留,又害怕清水洗不乾淨,喜歡選用宣稱「純天然」的清潔劑,但許多食品清潔劑標示不符容易誤導民眾,食藥署提醒,民眾購買食品用洗潔劑時,應選擇具完整標示的產品,不盡信「食品級」及「無毒」等易生誤解的詞句,另外也不應完全相信宣稱「天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近期最夯的水果「龍王鳳梨」,因外觀呈螺旋狀加上汁多味甜,許多民眾都被它吸引而購買嚐鮮,近期遭操投訴並檢驗出此產品含甜味劑,已知甜味劑甜度最高可達蔗糖60倍,過度的甜味劑添加也可能造成腎功能負擔。目前台北市食藥科已要求業者下架,業者也承諾將主動聯絡消費者全額退費及研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夏天氣溫飆升,濕濕黏黏的總是讓人受不了,紫外線爆表除了會讓皮膚曬黑之外,還可能導致皮膚老化甚至皮膚癌,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還可能導致紅腫曬傷、黑色素沈澱及導致黑斑、雀斑,日光,甚至會讓皮膚老化速度加快10倍。據統計在20歲以前所接受的紫外線量佔一生中紫外線曝露總量的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