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使用浣腸劑解便 恐增早產風險

孕婦使用浣腸劑解便 恐增早產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妳也有便祕困擾嗎?據統計,約有5成孕婦有便祕問題,輕則排便不順,重則長期便秘。日前一名26歲的李媽媽,原本就有習慣性便秘,懷胎後長達一星期才排便一次,甚至還曾肛裂出血,常得使用浣腸劑解便。醫師提醒,孕婦使用浣腸劑可能誘發子宮收縮,增加早產風險,最好多吃蔬果或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健康。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約有半數的孕婦都有解便困難的問題,一方面由於黃體素荷爾蒙分泌增加,導致腸胃蠕動減慢,糞便停留在腸道時間愈長,變得又硬又乾,增加排便的困難度;另一方面,懷孕時子宮會壓迫大腸及直腸,造成所謂的壓迫性便祕。

郭安妮在診間觀察發現,許多孕婦發生便祕,會依賴軟便劑或經常使用浣腸劑解便,其實可能誘發子宮收縮,增加早產風險,也會影響大腸及直腸的蠕動功能,無法根本解決便祕的困擾,長期便祕更可能變成痔瘡。

如何預防發生便祕呢?郭安妮建議,多喝水及多吃糙米、全麥及蔬果等高纖食物,可增加腸胃蠕動,並養成適當運動習慣,如走路、瑜珈等。她也提醒,想要懷孕的婦女,懷孕前就應好好保養腸道,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中好菌,對自己及胎兒的營養吸收都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0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雙子宮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一至3%,且懷孕後容易流產,因不易察覺,甚至可能終生都未曾發現;開業醫試管嬰兒中心院長郭鴻璋指出,雙子宮屬於先天性,可透過超音波、子宮鏡等進一步檢查,通常月經不會有異常現象,透過治療與安胎,仍可自行懷孕。臨床上,1名婦女因懷孕後再度流產,經檢查後,才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男性朋友看過來,你的「小弟弟」有多久沒有吹「起床號」了?泌尿科醫師指出,男性不舉是不同疾病的綜合表現,而且不舉也是慢性病,50歲以上的不舉男性,大約7成是輕度;其實,若是發現有不舉現象,應該及早接受治療,可免疾病惡化。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男性會不舉的原因很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產生過敏,主要是因身體受到外來物的侵入時,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導致,又分為吸入性過敏及食入性過敏兩種;屏東基督教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黃聖榮指出,若民眾有類似的過敏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檢查,找出過敏原,才能對症下藥。醫師黃聖榮進一步說明,吸入性過敏主要是指存於空氣中的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當出現肌腱、韌帶或滑囊等局部發炎時,除了可服消炎止痛藥或復健等方式治療,也可透過在發炎處局部注射藥物的方式,有效紓緩疼痛;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文山指出,針對深層的病灶進行局部注射,目前已有超音波影像導引的新技術,由於可提高準確度,使得止痛效果更好。局部藥物注射能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