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與發生原因...「這個症狀」比例高達50%以上!

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原因

部分孕婦容易出現明顯的過敏症狀,如皮膚癢疹、蕁麻疹、眼睛癢、喘鳴、鼻子過敏等等。唯有了解和懂得觀察過敏跡象,平日照護、必要時儘快就醫,才能維持母胎健康,順利度過孕期。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奐樺‧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淑惠(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奐樺表示,孕婦常見的過敏症狀主要有2大類:呼吸道和皮膚,其中又以呼吸道過敏的比例最高,大約50%以上。

 

3種呼吸道過敏症

陳奐樺醫師表示,孕期的呼吸道過敏症狀,部分是荷爾蒙分泌的影響,部分是孕前就有的症狀,但懷孕後又有變化。說明如下:

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與發生原因...「這個症狀」比例高達50 以上!

妊娠性鼻炎

症狀:鼻塞、流鼻水、打噴嚏。

雖然表現症狀類似一般鼻炎,但發生原因並非細菌性、病毒性或過敏原等所引起,而是在懷孕時受荷爾蒙影響,才會發生的過敏性鼻炎症狀,發病時間通常會超過6星期,甚至持續整個孕程,直到生產完才緩解。

 

過敏性鼻炎&結膜炎

症狀:流鼻水、鼻塞,清晨常打噴嚏,部分會合併結膜炎。

此類患者通常懷孕前就有過敏鼻炎症,並延續到懷孕期間,發生主因為接觸到過敏原,如塵蟎、花粉等。病情程度因人而異,可能會有1/3的孕婦症狀加重、1/3患者反而緩解、1/3持平穩定。部分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還可能引發眼睛過敏的結膜炎症狀。

 

氣喘

症狀:胸悶、喘鳴、咳嗽、呼吸不順。

此類患者大多孕前就已罹患氣喘,但懷孕後的病況因人而異(1/3的孕婦症狀加重、1/3反而緩解、1/3持平穩定),而部分氣喘患者的病況在懷孕後期(29~36週)會加重,但通常36週後會逐漸改善。如果孕期氣喘急性發作,多數原因是因為孕婦自行停藥而導致。

 

2種皮膚過敏症

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淑惠表示,皮膚症狀是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之一,其中又以妊娠期異位性發疹和蕁麻疹較容易出現。

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與發生原因...「這個症狀」比例高達50 以上!

妊娠期異位性發疹

症狀:泛紅、發癢疹。

此疾病早期是指三種皮膚問題:妊娠期結節性癢疹、妊娠期搔癢性毛囊炎、妊娠期濕疹,後來相關研究發現,有患者同時有三種症狀,因而統稱為妊娠期異位性發疹。

若孕婦有皮膚問題,通常50%左右是此症狀。她進一步說明,在罹患異位性發疹的孕婦中,又可分為兩種狀況:20%孕前就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懷孕後惡化;80%是孕前有皮膚以外的異位性體質例如氣喘等,但懷孕後才出現異位性發疹。

 

蕁麻疹

@內:症狀:紅、腫、癢、發疹。

孕期若是罹患蕁麻疹,其實跟一般人差不多。蕁麻疹可能會因為接觸(食物)、吸入或皮膚接觸到過敏原而發作,引起皮膚小血管擴張,造成皮膚膨疹。

 

PUPPP並非過敏症狀

王淑惠主任表示,孕期很常聽到的PUPPP,完整名稱為「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及斑塊」,並非過敏性症狀,發生原因不明。孕期蕁麻疹好發於初產婦、多胞胎或體重較重的孕婦,常出現在中後期,主要發疹部位在肚皮周圍,進而延伸到四肢。大部分在產後數週就會痊癒。

 

4原因‧引發孕期過敏症

陳奐樺醫師表示,造成孕婦過敏主要有4個原因(遺傳、生理、免疫系統和過敏原),說明如下:

  1. 遺傳體質

如果孕婦本身是過敏體質,被誘發出過敏症狀的機率,通常會比非過敏體質者來得高;而過敏體質通常來自於遺傳。相關研究指出,如果父母中有1人是過敏體質,則下一代有1/3機會也是過敏體質;若父母都是過敏體質,則下一代是過敏體質者的機率約2/3~1/4。

  1. 生理變化

@內: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會使鼻內表皮血管擴張、充血,進而容易鼻塞和流鼻水,導致鼻炎症狀。

  1. 免疫系統改變

在免疫系統內扮演重要角色的T細胞,主要可分為Th1(攻擊外來病菌)和Th2(引發過敏反應),兩者在體內彼此拮抗,就像翹翹板般維持平衡。然而,對於母體來說,胎兒是「外來物」,照理說很容易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但為了孕育胎兒,母體內免疫系統改變,即Th1作用減弱,因此Th2作用就會增強。這樣的變化,連帶影響到孕婦對於外來物(細菌、過敏原等)的過敏反應程度,會比懷孕前來得更明顯。

  1. 接觸到過敏原

@內:由於免疫系統的改變,孕婦的過敏反應可能會比一般人來得大;若本身又是過敏體質者,則被誘發出過敏症的機率就更高。

 

簡歷:

陳奐樺醫師

  • 現任/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 經歷/亞東醫院婦產部總醫師
  • 亞東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
  •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王淑惠主任

  • 現任/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
  • 亞東醫院院聘副教授
  • 經歷/英國牛津大學醫院研究員
  • 亞東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任
  • 台北暨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嘉義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
  •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兼醫學美容中心負責人
  • 慈濟大學臨床副教授
  • 學歷/嘉南藥理大學化妝品科技研究所碩士
  • 高雄醫藥大學醫學士

 

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與發生原因...「這個症狀」比例高達50 以上!

※原文刊載於2017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0歲吳姓老翁因為上廁所時發現血便情形,家屬帶至童綜合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發現在近肛門約4公分處有1.4公分的瘜肉,切片檢查確診罹患零期原位癌。飲食精緻化 大腸直腸癌攀升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葉啟源主任表示,因為飲食不斷精緻化影響,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逐年增高,但是相對其他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興毒品大玩變裝秀新學期開學一段時間了,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近日接獲一位母親來電,表示兒子精神不濟,情緒變化大,作息不正常,經常晚歸,講電話時遮遮掩掩,課業成績退步許多,側面得知兒子最近結交到新朋友,在朋友慫恿下吸食K他命及喝了毒品咖啡包,但兒子不承認,反而與她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精準換新藥 提高末期肺癌療效治療末期肺癌,目前是採以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其中標靶治療為最普遍方式之一,若能在標靶治療過程中,精準換新藥,更能提高療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指出,末期肺癌病人接受標靶治療約有75%反應率,但須檢測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柏安報導)一名45歲張先生有長期抽菸和糖尿病史,近日常感到胸悶,只要爬幾層樓梯就胸悶氣促,要稍作休息才會舒服一些。醫師經由運動心電圖發現他有心肌缺氧問題,經過「高超速低輻射160切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心臟血管有一處達95%的嚴重狹窄,於是迅速入院接受心導管手術和支架置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