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孩子都喜歡這種漂亮的彩泥,幾乎人人家裡都有好幾盒!然而近日,江蘇省質監局發佈的《2015年彩泥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顯示,監測的100批次兒童彩泥中有62批次超出相關標準限量要求,主要問題是可遷移元素和防腐劑超標。彩泥和黏土到底是什麼玩意?這個真的對孩子傷害這麼大嗎? (圖片翻攝自http://www.nmg.xinhuanet.com/) 先讓我們來看看,到底什麼是彩泥。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彩泥主要有兩種材質: 是彩泥的前身,一般由麵粉、顏料、植物油做成,顏色單一,也會添加防腐劑。橡皮泥一般油性大,容易黏手。後來出現了新型橡皮泥,主要以碳酸鈣等為原料,以液體石蠟為油性成分。 (圖片翻攝自http://www.nmg.xinhuanet.com/) 彩泥 主要運用紙漿或高分子材料發泡粉進行發泡,再與相關材料物理混合製成。一般來說對兒童健康影響不大。 (圖片翻攝自http://www.nmg.xinhuanet.com/) 多主要運用紙漿或高分子材料發泡粉進行發泡,再與相關材料物理混合製成。黏土裡化學成分對兒童健康有較大危害。最好是給5歲以上有分辨能力的兒童玩,避免誤食。 (圖片翻攝自http://www.nmg.xinhuanet.com/) 是一種土,有不同顏色,不僅可以捏塑形狀,還可以經過烘烤,使其硬化而永不變形。 (圖片翻攝自http://www.nmg.xinhuanet.com/) 彩泥和黏土樣品,價格從3元到35元不等,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彩泥中的鋇元素有可能是添加了用於增加色彩度的化學合成物——立德粉,小朋友接觸這種物質可能會造成皮膚過敏、紅癢。 (圖片翻攝自http://www.nmg.xinhuanet.com/) 重金屬鋇會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富集」後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在購買彩泥時應避免購買「三無」產品, 如果這些可遷移元素超過一定濃度,會產生毒性,在人體內長期蓄積還會導致各器官、呼吸系統、心血管等功能受損,甚至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除此之外,專家還提醒我們,彩泥中的總揮發性有機物超標也是一大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所以兒童使用彩泥後必須及時洗手! (圖片翻攝自http://www.nmg.xinhuanet.com/) 劣質的彩泥真真威脅到了孩子的健康,咱家長給孩子購買彩泥的時候,必須把好質量關!首先,選購彩泥和黏土時要看產品是否有廠家、生產日期等信息,不要選「三無」產品。同時,最好打開彩泥和黏土產品聞一下,如有特別強烈的刺鼻氣味和香味,有可能添加致敏性的芳香劑。小朋友們注意不要誤食,玩後必須洗手哈~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笑話謎語 comtwdvd comavdvd netjpdvd net7 net 購物7 net 購物網asp netcnn comseven netnet booknet booksnet pchsdpa 是什麼xuite net養身笑話謎語7 net購物網asp net教學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笑話謎語題目and解答笑話謎語大全有題目有解答笑話謎語大全冷笑話謎語題目笑話猜謎謎語冷笑話謎語題目和答案冷笑話謎語
相關推薦
防疫期間要吃也要動 國健署教4招居家運動提升免疫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國民健康署呼籲防疫期間,在家仍需適度的運動,並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以更好的健康狀態共同抗擊疫情。簡單居家運動 加強自身防護力此外,研究指出測量體重有助於節制口腹之慾,民眾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天天量體重」,讓大家防疫在家,也能做好...
閱讀詳情 »預防新冠肺炎病毒 營養師:這樣吃提升免疫力有效抗疫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造成全球大流行,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是最基本的防疫工作;然而面對持續升溫的疫情,除可做好外在防護,增強免疫力由內隔絕病毒更是抗疫關鍵。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指出,蛋白質、維生素等皆為與免疫相關的重要營養素,能有效提升免疫力,使其發...
閱讀詳情 »最新!【累計137例】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2021.06.01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1日為止,已經有137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協助老人防疫 老年精神醫學會倡「平 常 心 轉 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底,新冠肺炎從武漢開始蔓延,已肆虐全球。台灣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超前部署、醫療人員的竭力投入,以及全體同胞配合防疫政策之下,我們守住了第一波的疫情擴散。不過,今年4月起又因為第二波的疫情而全國進入警戒狀態。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已超過三百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