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協助老人防疫 老年精神醫學會倡「平、常、心、轉、動」

協助老人防疫 老年精神醫學會倡「平 常 心 轉 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底,新冠肺炎從武漢開始蔓延,已肆虐全球。台灣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超前部署、醫療人員的竭力投入,以及全體同胞配合防疫政策之下,我們守住了第一波的疫情擴散。不過,今年4月起又因為第二波的疫情而全國進入警戒狀態。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已超過三百萬人,其中大多數為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人。老年人的免疫系統較弱,認知反應較慢,容易增加被感染的風險。在此非常時期,除了遵循政府的防疫政策及個人衛生外,也呼籲大家用心關懷身邊的長輩們。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建議民眾利用「平、常、心、轉、動」的口訣,協助年長者順利抗疫!

「平、常、心、轉、動」5口訣  助年長者順利抗疫

:

以減輕長輩過度的焦慮為目標,平心靜氣用長輩可以聽得懂的語言,舉簡單的例子,鋪直敘地說明病毒肺炎是怎麼一回事,相對應的措施又是怎麼一回事。平和地說明各種消息新聞或可能令長輩擔心的傳說,以減輕憂慮。

:

了解對於未知的病毒或疾病會感到焦慮,是人的正常反應。在這樣的時期裡,設法維持日常的規律,即便是例如定時起床,定時入睡,這樣的小事,也有助於維持身心的安定。

:

在容易焦慮的疫情氛圍中,特別要主動傳遞彼此的關愛之心。尤其關心容易受到影響的長輩,包括原本就有焦慮症,失眠,或是強迫症狀的長輩,他們可能會更加擔心,睡不好,或是不停地重複洗手。特別留心需要多加幫忙以防疫顧健康的族群,例如失智長者。他們不易記住各種防疫口訣,常會取下口罩,也常忘了已經洗過手又觸摸物品,提供適當的協助與指示很重要。

:

在疫情仍嚴峻的期間,難免新聞報導或是生活話題都圍繞著疫情為中心。建議多聊聊除了這個以外的事,恰當地轉移注意力,讓心情放鬆,並維持生活持續的運轉。比如看疫情報導以外的電視節目、拿出老照片來說說過去的故事、桌遊、歌唱、養花賞花等。防疫期間盡量減少出門,萬一有必要出門,務必戴好口罩,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1.5公尺以上)。

:

許多人過度擔心被感染,以致於造成身心失調。建議維持適當運動及活動(如平甩功、身體的拉伸或使用室內運動器材)。因為全國進入第3級警戒,宜減少戶外活動,但盡可能維持與親友的互動。此外,疫情期間採取視訊與親友維持互動是很方便而重要的。

雖然疫情仍然嚴峻,相信透過「平、常、心、轉、動」的原則,能讓較高風險的長輩能有效防疫,並平安渡過這波疫情帶來的衝擊。


【延伸閱讀】

世界多發性硬化症關懷日 紀錄台灣醫療助罕病患者無憂抗病

阻斷過敏三部曲 減敏療法從鼻過敏喊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千萬別以為不菸不酒不嚼檳榔就不會罹患食道癌!臨床上,有一名退休公務員,平常不菸不酒且不嚼檳榔,只是每天喝杯藥酒,喝了十幾年,結果竟然罹患食道癌。收治該名食道癌退休公務員的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表示,這位退休公務員平常生活習慣很好,而且很注重養生,長期有喝藥酒來保養,...

閱讀詳情 »

材料:洋蔥2個,紅葡萄酒500毫升,1瓶普通紅葡萄酒配三個洋蔥。 制法:將洋蔥洗淨,去掉表麵茶色外皮,切成八等份約半月將洋蔥裝入玻璃瓶內,加入紅葡萄酒,(將剝下來的外皮也一起加入效果更好將玻璃瓶蓋好密封,在陰涼地方放置約2​​至8日。 (筆者覺得一星期最好)將玻璃瓶的洋蔥片,用濾網過濾後,洋蔥、酒...

閱讀詳情 »

我們的心臟每天跳動,將血液送往全身。心臟將血液打出來後,進入大動脈,大動脈接到血液後,會不斷透過收縮,不斷傳接,將血液送到動脈,毛細血管,送到全身各處。 最難送到的幾個位置: 1)頭部頂端 2)手指指端 3)腳指指端等離心臟最遠的地方。 看一個人有沒有心臟病的前兆,摸一摸他的手,如果手腳冰涼就知道他...

閱讀詳情 »

女人們,不要再給你們家男人吃這些食物了!為了性福,男人這5種食物絕不多能吃了!榜首:肥肉後果:讓男人不舉原因:紅肉(牛肉、燻肉、香腸、午餐肉)讓你無法剛強。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讓血管變窄,包括輸送血液至性愛部位的血管,小弟弟在性愛時血供不足,難以高潮!措施:又想吃得好有勁又想舉得起帶勁,吃點牡蠣!一直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