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使用抗生素 日後心臟疾病風險大增

寶寶使用抗生素 日後心臟疾病風險大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爸媽們知道嗎?每次寶寶染感生病住院所施打的針劑、服用的藥物,可能對寶寶的未來發育產生影響,最新的研究指出,5歲以下的嬰幼兒因感染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成年後心臟異常或是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增加56%。
五歲前用抗生素 心臟、代謝問題風險升高
發表在小兒科醫學雜誌中的研究指出,成年後,心臟疾病與代謝問題異常的風險增加,可能與兒童時期接受抗生素治療有關。研究發現,若是曾在5歲前接受抗生素治療,24歲後可能發生體重過重的問題。
風險隨著治療次數增加
研究也指出,這些風險,隨著抗生素治療的次數越多,風險也隨之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時期因「病毒型」感染住院的寶寶,心臟與代謝指標異常的風險也較高,研究認為,因臨床上區分細菌型或病毒型感染有其困難,因此生病的寶寶多會接受此類「不必要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寶寶健康 切勿因噎廢食
但研究也強調,許多民眾有「使用抗生素會傷害身體」的迷思,是因抗生素經由肝與腎代謝,因此肝腎不佳者通常有代謝問題,但除非寶寶有先天的腎臟疾病之外,使用時控制其劑量,幾乎不會產生所謂的副作用。市面上的抗生素多有當地主管機關的核准,不至於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寶寶生病時,切勿拒絕專業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3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民眾防癌不可不知!很多人抱持鴕鳥心態,以為「不會那麼衰吧?肝癌不會找上我!」然而,由於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是罹患肝癌的四部曲,而目前B肝患者只要抽血檢驗pre-S,就能預估致癌風險,及早做好防範措施,則可避免走向肝癌一途。每年死於肝癌人數約為8000人臺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各級學校都放暑假了,長達兩個月的暑假期間,家長都為學童們安排了什麼活動?眼科醫師提醒,學生放暑假,最好是多從事戶外活動,不要讓眼睛長時間緊盯螢幕,否則過了一個暑假,近視度數也跟著飆升。 暑假期間 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眼科主治醫師蔡景耀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捐血了嗎?據統計,國內17到20歲的年輕人捐血意願低落,10年間幾乎少掉一大半,因此常常鬧血荒。專家強調,捐血救人利已,可降低罹患心臟血管疾病風險,建議年滿17歲就可以開始挽袖捐血。 去年僅18萬年輕人捐血 台北捐血中心企劃課課長陳絜先指出,國內每年有70萬人次,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才出生一個多月的新生兒,身上出現痱子、濕疹等症狀,讓新生兒搔癢難耐,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爸媽擔心孩子著涼,常常讓孩子穿很多衣服,導致太過悶熱長出濕疹等症狀,經由改善平時孩子穿著且治療後,這名新生兒症狀已逐漸舒緩,讓爸媽也放下心中一塊石頭。 濕疹嚴重 恐影響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