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小心忍出病!一忙就憋尿 恐引排尿障礙纏身

小心忍出病!一忙就憋尿 恐引排尿障礙纏身台灣有一名年僅30歲的男性,生活壓力大、加班頻繁,習慣以咖啡提神,一忙下來即便有尿意也會憋著,長時間下來漸漸發現排尿變得困難,會陰部出現痠痛感,甚至還出現想尿卻排不出的窘境,趕緊就醫檢查,診斷結果為攝護腺發炎,得放置導尿管引流尿液,才得以讓病情緩解。替該名病患診治的台灣亞東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維哲表示,排尿困難不是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像類似這樣的年輕案例不在少數,共同病因皆與工作壓力、生活作息不正常有關。

吳維哲指出,台灣75歲以上的老人家,約有一半以上有排尿困難,但就診人數卻不及兩成,原因是大部分的人都將此問題視為老化症狀,置之不理的結果,最後會讓病情慢性惡化,嚴重時甚至造成慢性腎病變。

排尿困難也常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台灣醫學會有項調查報告顯示,45歲以上的男女盛行率約為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四人中就有一人面臨排尿困難。吳維哲表示,這與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有關。他說,有不少人一忙起來就習慣憋尿,要忍到不能再忍,才趕緊跑廁所,最後引發尿路感染,導致排尿有障礙。病因男女不同,女性大多和膀胱過動症、尿路感染、更年期相關:男性多半與攝護腺有關。

吳維哲表示,排尿困難症狀通常包含,頻尿、小便斷斷續續或無力解不乾淨,甚至出現急尿、夜尿、漏尿等,發現這樣的情形,應盡快就醫檢查。

治療方式,可以從改善生活作息著手,不一定要用藥治療。他建議,日常飲食應避免喝利尿的飲料,像是茶、咖啡,以及水份多的水果,以免刺激膀胱;也不要熬夜、抽菸、喝酒、憋尿,並透過規律運動放鬆身心,每天喝2000C.C的水,一次不要喝超過200C.C,就能舒緩症狀。

為搶救潛在的洗腎及排尿困難族群,台灣亞東醫院特別舉辦「腎利人生」系列活動,3/25-3/27連續三天的醫學講座、免費的腹部超音波和尿液檢查。並出動六位腎臟內科和泌尿科的醫師舉行衛教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參加。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產疫苗只剩高端疫苗獨撐大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下午親自宣布,聯亞疫苗的EUA闖關失敗,陳時中對這樣的結果也表示遺憾。食藥署則公布昨審查會議結果,共21人投票,結果為4人補件再議, 17人不同意通過,決定不予核准專案製造。 ...

閱讀詳情 »

國內COVID-19確診人數,總共有15820人,目前解隔離的比例,已經有89.9%,差一點點就要突破九成。大部分的康復患者,也都回到正常的生活。但他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疫苗到底該不該打?根據疾管署建議,染疫康復後,六個月還是要打疫苗,增加保護力。胸腔內科醫師 與 確診康復者:「你可以打(疫苗)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王聿瀠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六批採購Moderna疫苗24.96萬劑,已於臺北時間8月15日凌晨自盧森堡啟運,預定今日下午3...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一席「沒有所謂的3+11破口!」、「3+11政策並沒有影響到社區,並不算是社會的破口」說法引發各界論戰,連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嘆該學會反省,台灣禁不起二次傷害。陳時中今(13)日下午再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