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尿液深如烏龍茶 竟是膽管結石

尿液深如烏龍茶 竟是膽管結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先前並無特別病史的40歲陳小姐,近日上妝前照鏡子發現眼白及膚色略顯偏黃,如廁後更發現尿液偏深,近似烏龍茶的顏色,近兩天還多了食慾變差、發燒及右上腹劇痛症狀,經醫師詢問病史及身體檢查,進一步接受血球及血液生化分析發現白血球增加,黃膽指數飆高,腹部影像(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初步診斷遠端總膽管結石合併急性膽管及膽囊炎,因而收治住院繼續治療。

膽囊腫起引發右上腹痛

膽道疾病中最常見的就是膽囊結石(俗稱膽結石)和總膽管結石,前者較耳熟能詳,但對總膽管結石就陌生多了。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科曾邦豪醫師以水塔及水管做比喻,水塔好比人體的膽囊,水管系統就像人體的膽道系統,水塔使用久了難免會藏污納垢產生雜質沈積,如果污垢雜質把水塔出口塞住,水就無法順利排出,在人體表現就是膽囊腫起來引發右上腹痛。

膽管阻塞腫脹造成腹瀉

曾邦豪醫師也說,如果水塔內沈積已久的雜質發生土石流的狀況傾瀉而出,灌入下游的水管造成淤積阻塞,而在人體的表現就是膽管阻塞腫脹發炎,由於淤積在膽道內的膽汁無法順利進入腸道幫助脂肪乳化,因此病患容易造成腹瀉,此外,大便顏色也會變得偏灰白,似黏土的顏色。

取石手術改善阻塞性黃膽

為解決總膽管結石造成的阻塞性黃膽,通常曾邦豪醫師建議病患接受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及取石手術(ERCP),也就是將總膽管出口做一切口,進一步利用取石器械或膽管支架改善阻塞性黃膽。

摘除膽囊避免反覆發炎

若膽結石掉落到總膽管造成反覆膽管及胰臟發炎,曾邦豪醫師建議接受膽囊摘除手術,減少日後再次發生膽道土石流的窘境。有些病患對於膽囊摘除後是否影響膽汁生成而有所疑慮,曾邦豪醫師指出膽汁其實是肝臟製造的,膽囊只有負責儲存膽汁,就好比家中水塔的水是從自來水公司經過處理後才送到家中水塔儲存,並非由水塔產生水的,然而沒有水塔,的確可能讓家中出水量變得比較小,但只要調整飲食習慣,減少大量攝取油脂飲食,情況可以獲得改善。等到膽囊切除術後三個月到半年後,總膽管可能會慢慢代償性的變粗,好比部分取代膽囊的儲存功能,飲食便不會有太大差異,但仍是要減少過量油脂飲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4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台灣水質地圖大公開!你家可能有哪些水質問題?選擇淨水器原來也要「因地制宜」,不同區域、不同水質,適合不同功能的淨水器。原來喝水可以護腎,甚至效果更勝人蔘?!怎麼喝、喝多少?請專家告訴你!   ◆台灣水質地圖大公開:南部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博士林中英表示,過去大高雄受重工業的影響,重金屬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20歲女性雖有刷牙好習慣,但卻未使用牙線潔牙習慣,某次就診時,醫師發現竟有多處蛀牙;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主任姜永秀指出,口腔內有許多無害細菌,當吃進食物時,細菌就會利用食物當成養分,僅經過半小時就能形成牙菌斑,除了刷牙外,若能配合使用牙線,才能更有效達到清潔牙菌斑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長輩腹痛,千萬當心!86歲黃老太太腹痛吃不下,沒想到竟是罕見的大腸癌腫瘤造成腸套疊,演變成急性腸阻塞,差點引發急性腹膜炎。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方佳偉醫師緊急開刀切除腫瘤,解除致命危機。 急性阻塞不開刀恐成急性腹膜炎 黃老太太一年前間歇發生下腹部疼痛,在住家南投附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42歲劉先生平日身體健康,無特殊病痛。最近兩個月接送小孩途中,常感到暈眩疲累,需停靠路邊稍作休息後,才能繼續駕駛。檢查才知血紅素只有7.3g/dl,貧血嚴重(正常男性應為13~16 g/dl),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與斷層掃描,發現是大腸癌第三期,經手術治療後,目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