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延長植牙使用壽命 首重保養避免牙周病

延長植牙使用壽命 首重保養避免牙周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目前植牙愈來愈普及,是缺牙民眾不錯的選擇,但植牙後的保養也相當需要重視,將攸關植牙的使用壽命。若口腔清潔不到位,又未定時回診檢查,可能引發類似牙周病的植體周圍炎,如植體周圍牙肉紅腫、蓄膿、口臭和牙肉退縮等,尤其抽菸和血糖控制不良的牙周病民眾,風險更高。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牙科醫師宋博達表示,一些植牙的民眾,屬於年紀較大的族群,可能因為老化,伴隨手部控制牙刷靈巧度降低或無法久站,因此刷牙時草草了事,可能使口腔內植體產生慢性周圍炎,對於全身抵抗力不足的患者,恐怕衍生更大感染風險。由於尚屬穩固的人工植體,若遇到周圍炎想要拔除,難度將比自然牙來的更高,因此若身體有顧慮的民眾,可以考慮以其他種類假牙製作來取代。

想要植牙的人,必須先通過醫師評估才能確認是否適合。宋博達表示,許多銀髮族想要植牙,但必須先確認,是否有全身性慢性疾病,例如腦中風、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疾病、血液疾病、器官移植或自體免疫疾病等。此外,持續服用中的藥物也需先告知醫師,像是會引起傷口出血的抗凝血劑、造成抵抗力降低而增加感染風險的免疫抑制劑、易造成顎骨壞死的抗骨質疏鬆藥物、化療藥物以及銀杏當歸等中藥,都需要特別留意。

宋博達提醒,植牙過後除了清潔需要費心,在食物咀嚼上,也應該更加小心。因為植牙的牙根缺乏天然真牙的自我保護功能,少了外表面的彈性牙周膜(韌帶)包覆,因此不像真牙內密布壓力偵測器,用力咬下時天然牙可以下沉避震,當咬力過大時,天然牙除了會發出痛覺警告,還會啟動反射保護機制,使得嘴巴鬆開。然而,植牙缺乏了重要的彈性牙周膜,使得對食物中的魚刺、沙粒、頭髮較不易察覺,同時也容易因咬力過大造成傷害。因此,植牙的民眾,吃東西時應該更加細嚼慢嚥,避免可能造成的傷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7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糖尿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是一種血糖偏高的疾病;但是,糖尿病的人也容易併發低血糖,進而導致神智受影響,嚴重將會一覺不醒。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表示,糖尿病患者中,發生低血糖時,通常是沒有症狀的,因此,患者在食用藥物時要跟食物與運動搭配合宜,才能避免低血糖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冷颼颼,民眾吃多不愛動,常吃火鍋、補湯等高油脂、高膽固醇、高鹽分的食物,不但容易肥胖,更會水腫;且冬季氣候乾燥,皮膚缺水容易有細紋,顯得老氣十足。如何正確吃才能打造不易胖、水嫩的肌膚呢?營養師指出,黑豆富含優質蛋白質、纖維質、花青素,適合直接入菜烹煮食用,或利用黑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