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得了痔瘡怎麼辦?得了痔瘡會自己好嗎?如何自己治療痔瘡?

痔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無論男女老幼都有發病。得病後,不少人感到難為情或因害怕治療而不去求醫。痔瘡應該怎麼治?平時生活應該注意什麼呢?

得了痔瘡怎麼辦?得了痔瘡會自己好嗎?如何自己治療痔瘡?

VIA

導致痔瘡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從科學的統計和觀察來看,沒有一個單一因素是一定會導致痔瘡的。但影響後,容易引起痔瘡發作的因素倒是很多。比如說一些職業的因素如重體力勞動;還有女性生孩子生產時腹腔壓力很高,回血減慢靜脈曲張容易產生痔;有些跟疾病有關,如便秘;飲食方面如吃辣、喝酒等等都可能會影響它。當然也包括一些藥物的影響,某些藥物服用以後可能導致便秘,從而間接導致痔瘡的症狀。有些病人有潰瘍病,潰瘍病要吃治潰瘍的藥物,一些藥物可能導致便秘,間接導致痔瘡。

痔瘡發作有哪些表現?

第一是出血。痔最主要的表現是無痛性出血,出鮮血,跟大便不混。

第二是疼痛。痔瘡大部分是不疼的,但是有一些情況痔瘡是可以疼的。一般來講,痔瘡很輕時一般不疼,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痔組織尺寸過長就可能會脫出。脫出以後它如果回不去就會腫脹,腫脹起來以後卡在肛門處。腫脹以後會壓迫肛門肌肉組織裡邊的神經末梢,神經末梢一受壓會感覺疼。還有血栓性外痔臨床表現可能是疼的。此外,痔瘡合併肛裂也會疼痛。

第三是脫垂,組織從肛門往外翻出,不及時還納會導致出血、疼痛。

第四是肛門搔癢。由於痔組織不是平均脫出尺寸變長,像痔團塊一樣,不是沿著肛門環狀均勻脫出,有的人比較均勻,有的人就是局部脫出。這樣會在一團一團之間有些縫隙,這樣可能肛門控制功能不好。控制功能不好以後,直腸裡面分泌的黏液會跑到外邊來,跑到外邊來以後在肛門口會引起刺激,這樣就會有癢的感覺。癢的時候人自然反應就是要去撓,一撓本身對皮膚有損害,長時間以後皮膚變化,會合併有肛周的皮炎、濕疹這些情況,這些情況以後他會肛門搔癢。

得痔瘡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其實,對於痔瘡患者來說,更需要長期鍛煉身體,多提肛、活絡經骨,讓血液循環更充分,讓疾病好得更快,體育療法對防止瘀血有很大作用。適當地從事體育運動,能減低靜脈壓,加強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消除便秘,增強肌肉力量,這些對痔瘡的防治有著重要的作用。

患者可以適當地做以下這幾種運動:

1、提肛運動。全身放鬆,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吸氣,舌舔上齶,同時肛門向上提收。像忍大便的樣子,提肛後稍閉一下氣不呼,然後配合呼氣,全身放鬆。每日早晚兩次,每次做十幾下。

2、舉骨盆運動。仰臥屈膝,使腳跟靠近臀部,兩手放在頭下,以腳掌和肩部作支點,使骨盆舉起,同時提收肛門,放鬆時骨盆下放。熟練後,也可配合呼吸,提肛時吸氣,放鬆時呼氣。此法每日可堅持做1~3次,每次20下。

3、旋腹運動。仰臥,兩腿自然伸展,以氣海穴(臍下一寸處)為中心,用手掌作旋轉運動;逆時針旋轉20~30次,順時針旋轉20~30次,先逆後順旋轉。

VIA

相關推薦

改變「自我認同」,他們用電玩讓罹癌青少年存活率提高一倍 希望實驗室(Hope Lab)的創辦人潘‧奧米迪亞(Pam Omidyar)非常了解罹癌青少年所承受的痛苦。他們必須忍受在醫院接受幾個星期殘酷的化療,回家後整個人更是一團糟:筋疲力竭、大量掉髮、喉嚨破皮疼痛,免疫系統也出了大問題。還好,還有一些...

閱讀詳情 »

人類不斷進化,腳卻不斷退化!英國《BBC》報導,過去40年人類的腳掌竟然大了兩個尺寸,變得又扁又大又無力!除了「鞋」的問世,讓我們腳掌變得孱弱,缺乏運動卻又過度勞動,讓許多人產生足弓塌陷的情形,成了名副其實的「肉腳」,引發關節與腰椎毛病。許多人夏天愛穿夾腳拖,「三大地雷穿法」,更是傷腳又傷骨!TVB...

閱讀詳情 »

認識媽媽手 媽媽手為控制大拇指動作的二條肌腱,因為發生了狹窄性肌腱鞘膜炎而造成大拇指近手腕處腫痛及活動不便。 發炎的肌腱造成伸肌支持帶和肌腱們間的空間狹窄,當媽媽手腕在做「抓、握、擰、捏」動作時、大拇指底部近手腕會腫脹疼痛而無法做家事及抱小孩。   (一) 媽媽手自我居家檢查: 媽媽做「抓...

閱讀詳情 »

爸媽在精神療養院相遇、相戀,生下他。「瘋子的小孩!」曾令他羞恥,「我會發病嗎?」是最大恐懼。但他翻寫了命運。他成為TFT的老師。 【我的恐懼】 我會發病嗎? 「我會發病嗎?」 嚴格來講,答案對我而言是「我不確定」。 圖片來源:寶瓶文化提供。   為什麼我要當眾自我揭露? 自從開始分享我的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