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從聰明變智慧 看進表相之下「望聞問切」多方判斷

從聰明變智慧 看進表相之下「望聞問切」多方判斷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訊息場解讀

從聰明變智慧

看進表相之下 望聞問切多方判斷

有了相之後,便會產生量子纏結,

因為相雖是一個表,

但它會讓你喜愛或者厭惡。

最近大家討論最多的事件,大概就是詐騙集團的問題。電信詐騙在台灣行之有年,受害者無數,防不勝防,現在還輸出到國外規避警方追緝,簡直成了台灣國寶,讓國人顏面無光,不禁大嘆:「怎麼辦!」楊浩認為,問題就出在大家越來越聰明,卻不一定越來越有智慧。

到底聰明跟智慧怎麼分?楊浩說:「判斷一個人是智慧還是聰明,聽他講話就知道,還能從眼神知道,眼神充滿可以吸收、可以包容的光,就是智慧;眼睛很亮一直切入你,就是聰明。聰明反而會讓對方開始防禦,所以太聰明就不會有智慧。」

 

訊息有神

光中分辨是聰明還是智慧

每個人呈現出來的都是相,相的背後由無數故事組成,我們被一個人的相吸引時,會想越來越深入瞭解,楊浩說:「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受他的相吸引,就想去瞭解他的故事,此時就會發出訊息。訊息本身是神,所以神是一種光。從訊息場裡面找到智慧光跟聰明光不太一樣,智慧光是一種雙軸運轉,穩定平衡,聰明的光是單軸運轉,單刀直入。」

神代表著一種訊息交流,而人就是在相的層次中交換訊息,五術中說的「山」「醫」「命」「卜」「相」便是這個意思。楊浩說:「什麼都是在相的層次發生,所以佛法說不要著相,聰明人很容易掉進陷阱,因為他看到的是表相。相裡面有層次、有裡相,我們說望聞問切,就是去看裡相,聞跟問都是加入五官的運作,感受對方發出的訊息,從眼神、聽神、嗅覺的神,去增加資訊,有了神才能解析。聰明只是看到,但看到表相之後還要加入更多感官的判斷,才是智慧。」

但是在這個事事求快的時代,人們大多看不到裡相,「所以會產生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大家都聰明都看得到問題,但不知道怎麼解決,因為問題是表相,解決需瞭解裡相,醫生說你這邊發炎了,發炎是表象,但發炎的因是什麼?那才是裡相。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所有訊息的量子纏結都在相上面。」

在自然界裡面也是如此,楊浩說:「當一個東西存在自然界裡,你不認識它,它也不認識你,就是自然物。所有被發現、被命了名的物,就進入『有機形物』,被命名就有了相,被收納在字典裡面,不再屬於自然物了。比方說一個植物,你瞭解了它春天會開花,開的花像什麼樣子,可以循著關鍵字去尋到它的一切時,你就可以開始用它,轉變的基礎就是命名。」有機形物代表我們可以開始瞭解這個東西的演進,瞭解之後就可以去改變它。「名字也是一個相,很多人問,那改名有用嗎?你改了名字,每個字的意義不同,你需要那個意義,這是表相,但裡相還是不同,所以改名字作用不大。」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04/5月號】更多精彩文章,請上魅麗FB

從聰明變智慧 看進表相之下「望聞問切」多方判斷

【本文出處:《魅麗雜誌104期 2016/05》。更多精彩,請上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體重過重的人用念力認定自己可以變瘦,但是同時也要採取實際行動,例如少吃多動。簡單來說,如果你不買彩券,就不要預期會中得頭彩。光靠念力是沒有用的… 許多書籍讚揚念力的價值,這類書籍多半會建議你選一個讓你困擾不已的問題,然後運用念力認定自己可以解決。你是不是剛被解聘,而且害怕自己再也找不到...

閱讀詳情 »

愛因斯坦曾說,「瘋狂」的定義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做同樣的事,卻希望出現不同的結果。當你無法如願以償時,就會覺得自己很悲慘,頻頻自問為何如此。 據說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對「瘋狂」的定義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做同樣的事,卻希望出現不同的結果。 當你看到這番話時,是否也會心一笑?我打賭...

閱讀詳情 »

要吃得健康、經常運動、不再因循苟且、每個月存多少錢、不再看垃圾節目、要早一點睡……這些話你對自己說過多少次?結果你的決心持續多久? 在某些人生轉折點上(最常見的是生日和新年),人們會痛下決心,期許自己的生命自此完全不 同。我敢打賭,你也是如此。許多次,你痛下決心,要吃得健...

閱讀詳情 »

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驟下定論,並貼上好事或壞事的標籤。多數人用到「壞事」標籤的次數,大約是「好事」標籤的3到10倍。你可能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不然… 有一件事,你做了之後會對自己造成嚴重傷害,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如果有人對你挑明,你通常會否認。就算承認,你也不覺得特別困擾。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